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举全市之力推进工业强市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7-19  发稿编辑:刘庆

    日前,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了全市“工业强市”大会。大会召开后,全市各县市区、市级各部门以各种形式,迅速传达贯彻全市工业强市大会精神和市委书记吴靖平的重要讲话精神。


    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认为,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发展路径,以工业强市为主导战略,是市委科学审视绵阳市情,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推动我市止滑提速、爬坡上行、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路径。市委提出的坚持以工业强县为主导,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我们一定要抓住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发挥绵阳科技城的特有优势,发扬绵阳人民重工业、抓工业、兴工业的优良传统,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上谋求新的更大突破,力争实现工业经济“三年上台阶,五年大跨越”,把绵阳建成具有较强产业集聚力、自主创新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西部工业强市。


    各县市区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委书记吴靖平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把有关工作安排统一到会议部署上来,要狠抓工作落实,举全市之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


    会后,市级各部门纷纷以各种形式迅速传达贯彻全市工业强市大会精神和市委书记吴靖平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立即行动,为工业强市出主意,添措施,掀起了一场工业强市大会战。


    市建设局局长提出,今后除了干好民生工程外,重点为工业产业服好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市政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要满足工业产业对人流物流的基本要求。当前,要尽快建设二环路,把高新区和经开区连成一片,形成园区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在行政许可审批上,要建立绿色通道,不能及时办结的工业项目审批,在承诺日的基础上效率再提高50%。


    市财政局局长江陵说,要建立重大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补助制度,市、县财政按土地出让净收益5%的比例建立重大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建立工业节约集约用地政府补助制度。对已建成和在建工业项目的工业用地,根据同级规划部门、国土部门认定的增加容积率而补缴的土地出让金,由受益地区财政按照“收支两条线”原则,视企业投资和生产规模情况,按增收补缴的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20%-50%比例安排支出用于企业发展。制定切实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建立企业再投资财政补助制度。整合支持工业发展资金,建立支持工业发展基金。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使用银行贷款的重点工业项目,财政统一给予年利率1%-2%的财政贷款贴息,以推动工业项目实施,引导信贷资金投入。


    市商务局局长侍玉蓉说,努力帮助工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组织我市工业企业利用广交会、西博会采购商大会等平台,参与国际市场分工。积极帮助我市产能过剩的工业企业,规避关税壁垒和技术贸易壁垒,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重点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当地需要的成熟技术,实现经济效益。紧紧抓住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遇,精心建造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强“磁场”。 积极包装工业招商项目,抓好对外招商引资。通过世界500强企业在川投资洽谈会、厦洽会、西博会、中欧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平台,努力扩大我市利用外资规模。


    市环境保护局局长马道福表示,环保部门将主动掌握企业项目及其环评审批情况,主动跟进服务。积极向上争取特定项目的审批权限。将行政许可事项委托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将我市乃至我省的环评机构名称和联系电话提供给新建项目单位。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时限由法定的60天、30天缩短到8个工作日;一般环境影响登记表当日办结;取消了环评申报程序,取消了环评报告书大纲编制程序;对灾后重建项目,如果在原地、原规模、原工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从简;对一些基础性设施,如医院、学校、乡镇给排水、通乡公路可以一个县为单位打捆上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审批。对灾后应急建设项目,如灾后应急公路、供水、供电项目采取简化环评审批,或者先开工建设,后补办手续的方法,强力推进灾后应急项目建设。


    市规划局局长邹若力说:这次会议首次提出园区规划与城市规划、产业规划、要素规划紧密衔接,三规统一。目前,灾后新一轮的修编、调整已完成,绵阳新增城市工业用地14平方公里。重点做好高新区、科创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农科区4个专业园区的产业规划,做到几个产业园区协调发展,鼓励城区工业企业搬迁进入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鼓励企业集约、节约用地,提倡工业项目提高容积率、建筑密度建设厂房,加大工业项目单位面积投入,今后凡工业项目达到鼓励的规划建设标准,可享受城市配套费减免优惠政策。(刘庆  凌锋)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