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市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决定》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7-19  发稿编辑:刘庆

    14日从绵阳市应急办获悉,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我市于7月1日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队伍、应急保障体系、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全面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建两套应急平台指挥系统


    根据《决定》,绵阳将分期建立两套应急指挥平台。一期应急指挥平台建在市政府,将在今年7月底投入使用。该指挥平台在接入防汛、气象、110、120等专业平台后,具备视频指挥、应急管理、会议系统、图像接入等功能,指挥者决策通过应急指挥平台可直接传输至应急处置一线。各区市县要在明年底前建成类似应急指挥平台。


    绵阳市应急办主任周俊说: “一个多功能的应急指挥平台能全面监测突发事件现场,帮助科学疏散人群、组织救援。我们还要建一套以电台通讯为主的二期应急指挥平台。如果各种通信都中断,就靠电台。”据介绍,绵阳将在2010年底前建成一个应急综合基地,平时进行国防教育、应急模拟训练等,突发事件时可避难。在该基地建设一套电台应急平台,覆盖到乡镇。并要求有条件的单位和地区应配备一套无线电台。


    全市各级还要建立应急信息专人报送机制,当因灾中断通信时,绵阳各级应急指挥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预定地点集结。


    建3000人的专业救援队伍


    根据《决定》,我市将组建包括3000人在内的市级救援队伍,第一梯队1500人为专职救援队伍,由公安、消防、巡特警、武警、民兵等组成,并配备抗震救灾、抗洪救灾、森林灭火等必要工具设备,专职救援队伍将在7月底完成组建。
第二梯队约1500人由各部门、企业按照市上的要求,组织员工组建兼职救援队伍,在今年底完成涵盖交通、卫生、燃气、水电等领域的15支应急队伍的组建。
绵阳各县市区和乡镇、社区等基层组织也要根据当地实际组建适当规模的应急队伍,力争达到每万人中有100名应急志愿者,能在灾后初期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同时建立应急救援互相支援的联动机制。


    各级应急救援队伍要加强训练,让应急队伍人员熟悉本地的山山水水。各基层组织要储备必要的救灾工具,加强应急救援演练。


    建物资储备卫生防疫基层保障


    《决定》要求健全物资储备体系,尤其在地质灾害多发、区位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建立相应规模的物资储备中心。各级政府要与商场、超市、批发市场以及车辆、工程机械经销商等签订应急供货(租赁)协议,确保紧急时能立即就近就地征用。


    同时要求加强应急卫生防疫基础建设,为防疫站、乡镇卫生院、村防保站等卫生医疗机构添置必要的设施器具,储备充足的防疫药品并根据有效期及时更新,确保紧急状态下器具、药品足量供应。


    《决定》要求,绵阳将以社区、村社、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为重点,增强基层应急能力,做到有应急预案、有救援队伍、有联动机制、有善后措施。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要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各类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筹办较大规模的集会、庆典、会展等活动,承办机构要制定临时专项应急预案。基层要经常开展预案演练。各地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灾害发生后,基层单位应有各项善后措施,能组织应急队伍自救、组织群众避险。(绵阳日报记者  田明霞)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