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在面对管理执法对象时,如何把握自己的执法管理技能与技巧,减少管理执法的阻力,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促进文明和谐执法,达到最佳执法效果,笔者在三十多年的基层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摸索出“五忌五巧”的执法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一、忌带着情绪监管执法。执法者因工作、家庭或其它因素引起思想情绪,千万不能带着情绪上岗执法,千万不能带着情绪上岗执法。管理对象发泄,极易产生矛盾和纠纷。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管理者来讲,都会处于不冷静、易激动等失控行为中,管理对象极难接受。由此双方产生的对立情绪很难调和,极易发生抓扯、争吵等后果。曾经有一位干部,夫妻当天吵了架,在制止一位卖鸡蛋的老太婆违章行为时,一句不睦,这个干部便大怒,摔坏了老太婆十几个鸡蛋,此事被闹得沸沸扬扬,而此干部平时十分注意管理方法,为此事差点受处分。所以带着情绪上岗是每个执法人员的大忌。
二、忌方法简单,僵硬管理执法。工商行政监管与执法作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两个矛盾的对立面。无论是维持交易秩序,还是查处各种经济违法活动,都要违背被管理者的意志,损害被管理者的既得利益,被管理者不可能心甘情愿的接受。因此,工作方法的取舍直接影响着管理与执法的效果。工作方法细腻、柔和、多维;一般容易使管理对象接受;而简单粗暴、僵硬管理执法只能增加对立情绪,增加工作的难度。
三、忌语言生硬,态度粗暴。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桥梁和沟通方式。在管理与执法工作中,切忌与硬,首先就把自己置于了管理执法对象的对立面,激起对方不满、不配合的反感情绪。如果对方的违章行为一般或对方也是爆燥性子,就容易产生对抗语言,使执法者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地步。
四、忌以权凌势,居高凌下。在执法管理中,以权凌势,张扬自己的权力,过度地扩张权力范围,反而达不到执法管理效果,使对方形成以烂为烂,“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悲剧。特别是在已经发生了对立争执的情况下,更要切忌以权凌势的过激言行。
五、忌报复性管理与执法。管理执法者由于所采取的措施不当、方法欠妥等种种原因未能达到管理执法目的,而事后采取过激行为,搞什么“去收拾收拾某人”。这种报复性管理执法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最愚蠢的执法行为。因为这时有违规行为的被管理对象一是已经与你产生了对立情绪,二是对方已经提高了防范心理和警惕措施,一旦让对方抓住把柄,会使执法管理者处于狼狈不堪的地步。
如何运用科学管理的技巧尽量减少矛盾与纠纷,达到最佳管理执法效果,促进和谐发展,有以下五种技巧。
一、巧避锋芒,以退为进。被管理执法对象正在气头上,火气正旺时,执法者就要巧避锋芒不要与对方针锋相对,可以盼顾左右而言他,缓和气氛,以退为进。待对方情绪稳定缓和了,然后再与对方进行接触,效果就要显著得多。以退为进,实际上也给自己留下了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的空间,避免矛盾对立化、尖锐化、激烈化,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巧妙使用幽默语言,缓解对立情绪。在管理执法工作中,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很容易产生亲和力,拉近双方的距离。当你在与执法管理对象接触时,用比较风趣的语言与对方接触,就像一盘美味佳肴,香美的味道使人容易产生食欲一样的效果。当然这不宣使用过度,也就是常说的玩笑不能开得过火。曾经有一位干部,在执法中叫了一个人员的诨名,殊不知捅了“马蜂窝”,此人纠缠了这个干部好几次,弄得这个干部赔礼道歉才罢。
三、借梯子下台。在执法管理中发生了纠纷,场面闹得僵时,要七借梯子下台。如果自己不给自己找一个台阶,借梯子下台,非得要弄个你死我活,可能就比较麻烦。笔者曾经在调查一违法经营人员见执法人员少,态度十分蛮横,公开叫板,场面比较僵。见此情况,笔者借声音人员的话:“叫我搬肥料,今天我还不得搬。”三天之后,组织相关部门和全所执法人员全体出去,查封了该人员二十多吨肥料。事后该人员说,如果你们那天搬肥料,我组织了十几个人,准备和你们打架。如果当天不借梯子下台,后果很难想象。
四、见好就收,不宜纠缠。在管理执法中,有时发生双方争吵,被管理对象已经按照你的要求做了,但嘴不服软,还会说一些气话或者与你争论,这时作为管理执法者就需心胸大度一些,千万不宜纠缠,见好就收,不宜硬要争个清楚,论个明白,加大管理执法难度。
五、因人施治,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对策。被管理执法对象的脾气、文化素质、思想觉悟有差异,管理执法者就要因人施治,根据对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管理执法,这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脾气差的,要温和一些,对文化素质、思想觉悟差的,要震惊一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