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园区建设六大科教创新载体推动科技产业化
科创园区将在1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六大科教创新载体”,与“三新城”联动,积极发挥科教创新区军民融合、科教融合核心功能。一是以中物院科技孵化基地和中物技术转移中心为平台,共建院地军转民孵化器;二是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共建高校成果转化专业孵化器;三是强力推进联想科技城建设,打造融“科技孵化中心”、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四是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绵阳环保科技园”,借鉴新加坡建设苏州工业园和广州知识城的成功经验,打造具备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环保研发中心、展示中心和示范推广中心;五是建设电子信息科技园,新建3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作为九洲数字高清电视机顶盒、LED新光源、长虹三网融合等新兴科技领域研发基地;六是建设九洲科技园,依托九洲总部,推进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目前,已聚集了以九洲国际软件园为核心,中物仪器、恒泰环保、艺精长运、美能材料、维博电子、圣维数控等为代表的军转民企业20余家,2010年军民融合工业产值达到21.5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增加值6.65亿元,同比增长32.15%。
农科区全力推进百亿工业园区建设
2011年,农科区将以全市“规划产业项目投资突破年”为契机,全力推动食品、汽车零部件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建设,真正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一是加快实施食品产业龙头项目。推动总投资约15亿元的丰谷酒业万吨优质曲酒业生产基地项目加快实施,力争2011年6月底前完成投资约8亿元,建成一期项目,全年在农科区实现产值1亿元。推动总投资约6.3亿元的蓝剑百万吨饮品生产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3.3亿元。推动总投资约8000万元的双胞胎集团年产24万吨绿色饲料项目完成全部投资,并投入生产。二是加快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龙头项目。推动总投资约25亿元的好圣汽车零部件铸造及机械加工项目加快建设,确保2011年一季度一期项目二阶段工程完成投资1.8亿元,一期项目全面完工并投产,力争全年实现产值10亿元;加快做好二期项目征地拆迁、土地置换等各项工作,确保2011年上半年全面开工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约11亿元。三是加快建设一批成长型中小项目。推动川味多肉制品加工及调味品生产、海天生物医药工业标准厂房等一批入驻中小企业园项目尽快落地开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力争早日投产见效。
三台县粮食生产再创佳绩
三台县采取科技兴农攻单产,高产创建抓示范,技物结合,服务“三农”等多种措施,促进了全县粮食生产再创新高。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81.31万吨,比2009年净增1.94万吨,增长2.5%。在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的基础上,再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殊荣。为确保全县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县委、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全县建立了5个县级核心示范片,组建了5个高产创建工作组,一个督导考核组,要求全县各乡镇必须建设100—300亩镇乡级示范片,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县农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早谋划、早行动、早落实。去年春节刚过,就组织4台直通车下乡进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送农业科技活动,参训农民达20多万人次,发放各种业科技资料50余万份,为示范户送去良种1200多公斤。同时组织农业执法人员对全县92个场镇的478个种子经营点进行了严格检查,对违规经营者进行了及时查处,有力地保护了种粮农户的利益。
县农技推广中心和各镇乡农业服务中心选派100名高、中级农业技术人员与10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结对子”,深入田间地角,精心指导农作物播种、管理、收割。根据三台县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全县确定了“防抗结合,科学制旱,积极避灾”的抗旱减灾思路,落实了“改制抗旱、科技避旱、以多制旱”等综合措施,为夺取粮食生产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盐亭县多项措施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去年以来,盐亭县为了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进度,坚持以治水为中心,积极创新投入机制,整合各方资金和力量。坚持用活政策,拓宽思路,调动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财政资金“撬动”、一事一议“拉动”、民间资本“推动”、涉农项目“带动”的投入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把农田水利重建任务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签订责任书,强化督促检查,确保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着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不断提高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发展能力。盐亭还坚持建管并重,通过承包、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明晰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主体,探索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
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投资2.5亿余元,整治病险水库120座,新建渠系130公里,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1500万方,年末蓄水达1.2亿方,新增有效灌面7000亩、节水灌面6000亩,改造中低产田6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