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我国第五个扶贫日,也是第二十六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它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习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咬定目标加油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1日)
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阶段后,我国形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逐步建立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经过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减少到2017年的3046万,贫困县由832个减少了153个,在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扶贫攻坚要通过挨家逐户精准帮扶,瞄准致贫根源,实施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从提升困难群众的致富能力,引导产业发展入手,变“输血”为“造血”,才能实现整体脱贫致富。要研究发展对策,提高“造血”能力。对困难群众进行分类指导,对于因病致贫的困难群众,也要帮助找准疾病的原因,为他们提供医疗方面的帮助,今早治愈。对于因残致贫和一些无法治愈的疾病致贫的群众,要进行资金方面的救助,帮助其改善生活条件。对于有劳动能力和一定文化的困难群众要通过培训,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困难群众的“造血”能力。基层党员干部要根据当地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帮助困难群众找到脱贫的门路。(文/任小白)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