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把心思用在“想干事”上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11-05  发稿编辑:韩春梅

 

 “督导部门曾多次对你乡下达整改意见,为何进度仍然缓慢?”近日,达州渠县召开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推进会,渠县义和乡党委书记王立强的回答,原因解释不明晰被问效代表打断。这次会议聚焦扶贫领域易地搬迁安置房建设、脱贫产业发展、帮扶工作等,开展脱贫攻坚“阳光问效”。一问“效能”,二问“效果”,三问“作风”,四问“感受”,直击问题要害。这是一场会议,也是一场考试。台上,9位县级领导亲自担任“问效代表”;台下,300余名一线扶贫干部,个个正襟危坐,随时准备“接招”。(华西都市报讯10月24日)

当今,一些党员干部面对大好形势却出现了思想上的迷茫,陷入“为官不为”的泥潭。他们担心在严格的纪律规矩面前,干事就会“出事”;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不担当。这般“在其位不能或不尽其责”,是对责任的亵渎和贪污,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辜负人民期待,耽误一方发展,既严重影响干群关系,也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为官不为”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堵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解决“为官不为”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积极主动担当,把心思用在“想干事”上。俗话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党员干部增强主动担当意识就是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要在问题和矛盾面前,不推诿不回避,敢于触及矛盾,善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要下定“干成事”的决心,把心思用在“想干事”上。其次要自觉履行职责,把结果落实到“干成事”上。干部要注意对客观实际的正确把握,最基本的方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实,用党性原则对照自己,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违法之事不干,克服忙于应酬、工作精力不集中的浮躁心态官僚主义倾向,力争做务实党员,做有为干部。(文/周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