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党员干部要以“担当情怀”推动扶贫攻坚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09-30  发稿编辑:韩春梅

 

近年来,昭化区始终坚持“编制好一个规则,做到安居与乐业同步;把握两个重点,实现规范化管理;做到三个同步,确保标准化建设;立足四个创新,破解易地搬迁难题”的“1234”工作举措,创新“多点开花,精准搬迁‘挪穷窝’;多业支撑,聚焦增收‘换穷业’;多元帮扶,激活内力‘拔穷根’”的“三多”搬迁安置模式,确保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2018年7月10日 人民网)

贫困区都属于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作为扶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必须具有“担当情怀”,从思想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心甘情愿在贫困山区扎下根,才能真正投身到扶贫攻坚的工作中去。

习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党员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支柱就会坍塌,行为方向就会迷惘,就不可能担当起历史使命。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熔铸到执政兴国的政治实践中,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历史担当。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党员干部要在扶贫攻坚中有所担当,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领导干部要结合所在部门特点,突出学习重点,深学政治理论,精学本职业务,广学各科知识,做到“知全局、懂本行”,不断提高综合能力素质;要坚持学用结合,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和应对危机的对策,才能成为扶贫攻坚的“带头人”。(文/黎晓)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