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关于农信社发展资金业务的思考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11-08  发稿编辑:韩春梅

 

 近年来,农信社快速发展,加之目前经济经营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存款总额持续上涨,另一方面贷款投放乏力,致使农信社富余资金相对较多,为让农信社经营利润最大化,业内农信社纷纷加大资金业务的拓展,要么在银行间市场,要么还加大了同业资金的超负荷营销;省联社张远国理事长在绵阳农信社调研时强调:“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有效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要回归到三个方面,回归市场定位、回归金融本质、回归同业行规。”为此,笔者认为农信社在发展资金业务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开展资金业务应立足农村市场

就农信社而言,资金业务大部分资金来源于组织的各项存款所运用后的富余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农信社成长的“三农”市场,这就决定了农信社要做好资金业务,首先不能放弃资金业务的资金来源市场的培植,一定要回归市场定位,支持好“三农”和中小微等实体经济,农信社不得去为一味地追逐所谓的利润而像个别银行以纯资金业务发展而作短期业务经营。“资金业务只能作为消化富余资金、增加经营收入的探索和补充”,要在充分满足农村市场的前提下去开展。

二、开展资金业务应具备专业团队

目前,各农信社一般没有相当专业的人员作为资金业务营销管理人员,且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各社差异也很大,一般为仅2至3人,业务经验和营销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缺乏高素质人才,对风险把控和预警能力较弱。要充分运用资金营销团队人员,首先这些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不是2-3人的一个小小团队。因人员太少,从管理流程、风险识别和风险管控等诸多方面就难以相当科学周密地把控!没有相当专业的团队,如此下去,从某种角度说有可能有限的资金就无法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也可能因团队人员专业水平不足而导致一定的风险显现。

三、开展资金业务应加强团队人员的培养和建设

农信社开展资金业务人员普遍都是从其他传统岗位转岗而来,只通过了短暂的培训,甚至个别岗位人员还没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要持续开展好资金业务,既要加强团队人员内外部的培养,又要引进专家智囊团队强化和提升资金业务营运管理团队综合能力,加强队伍培养和建设。

四、开展资金业务应有效监管,做到风险可控

资金业务营销管理相对独立,应切实做好操作环节和对手选择的有效监督,岗位间要相互监督制约,防止出现个别行曾出现的帐外经营或操作人员暗箱操作、利益互送等现象。防止一味追逐高额收益去冒进或过度期限错配而潜藏风险,对交易人员、决策人员和相关部门应采取较合适的授权,风险合规及内审部门都要务必加强监督,确保风险可控。

总之,基于农信初心和金融本质以及行业规范的要求,农信社开展资金业务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定位,必须遵循做到结合自身管理能力因时而开展合理的资产负债规模,力促有效的同业发展,摒弃一味追求自身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应和发展中的风险,要让同业中每一份子都有适当的生存发展空间而稳健科学发展,做实县域金融本分。(安县联社  廖显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