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农村经济转型发展要避免产业断层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11-01  发稿编辑:韩春梅

 

 ——安县乐兴镇文明村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初探

断层危机是经济成长在从一个阶段转入下一个阶段的经济转型期所发生的经济秩序混乱和经济动荡。经济转型是指技术转型、产业转型、增长方式转型、金融及经济体制的综合变动,比如技术与产业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等。这种转型一般伴随着支柱产业的替换,是经济结构的整体提升。  

根据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完全自发的状态下,新兴产业替代传统产业是一个自然、缓慢而稳定的过程。然而,这种自然过程过于漫长,人们通常会提前发动产业革命,或者强制引进一种新的产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传统产业遇到市场饱和的瓶颈,增长速度下滑,而新兴产业尚未强大到足以替代传统产业的规模。在经济增长率方面,由于传统产业下降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而新兴产业产值不足以弥补缺口,使产业衔接出现错落不齐的现象,产业断层就不可避免。

安县乐兴镇文明村是笔者所在部门精准扶贫工作联系村,位于乐秀干道2.5公里处,境内山坝丘兼有,全村有8个组,397户1355人,耕地面积1472.6亩,田土1310亩,山坪塘33口,提灌站8处。村内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与养殖业。种植业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同时发展杂交水稻育种;养殖业以养猪、鸡、兔、鱼为主。

水稻制种是乐兴镇传统农业产业,也是原文明村村民收入的增长点。但是近几年来,乐兴镇现有的水稻制种业市场,基本处于供需均衡状态。在制种企业未调整生产格局和供种布局的情况下,水稻制种业发展已经饱和,无法继续增加文明村的村民人均纯收入。而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的种植,依旧沿袭“深耕、深翻、大水、大肥”的传统耕作方式,无法有效的提高产量从而增加收入。同时,由于文明村境内山坝丘兼有,但是坝区和丘区的均是小块而零散的分布,使得坝区传统作物的大面积机械化、产业化种植无法实现,丘区也无法产业化引种与发展如猕猴桃等高附加值的丘区作物。养殖业方面,由于资金与技术等客观原因,村中养殖户绝大多数是小规模养殖,并不能带来大规模的收入增长。有1户养殖户承包了山地竹林,尝试发展生态“跑山鸡”养殖,由于养殖技术等客观原因,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想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文明村农业产业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今年,文明村引进了柴胡种植,目前试点种植了30余亩,尝试通过引进新兴产业进行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然而,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开展较晚,传统种植业产值下降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而新兴产业产值不足以弥补缺口,产业衔接不能顺利承接,村民收入增长速度大幅下降,产业断层非常明显。相较之下,乐兴镇八角、新光村等,由于积极引进红心猕猴桃种植业等新兴产业,较早的开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在近两年传统制种业增长速度显著下降的情况下,以红心猕猴桃种植业的快速增长比较顺利的进行了产业衔接,村民收入持续增长。

因此,如果想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必然要注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而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必经途径。而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提前规划,尽早起步。不能等待传统产业增长停滞,“倒逼”产业结构升级时,才开始规划、研究、讨论、实施。这样才能避免产业断层的出现,既能顺利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又能实现村民持续增收。   ( 安县审计局 郝纯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