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十三五”改革民生福址最重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11-12  发稿编辑:韩春梅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勾勒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明确了改革的推进路线。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在学术界,对于“十三五建议”的讨论正如火如荼的展开。(11月10日人民网)

十八届五中全会虽已结束,但专家、学者和媒体对此展开的热议仍未散去。作为可能是“十二五”期间最后一次全会,既是对过去五年的总结,又是对即将开启的“十三五”蓝图的勾勒和规划。如何细化和明晰“十三五”规划的路径和方向?专家学者献计献策,既谈经验,又提出合理建议。紧紧围绕五中全会的精神,就人口老龄化、教育发展、扶贫攻坚、群体性事件处理等热点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而这些议题无疑都紧紧围绕民生福址。在“十三五”规划中,各项社会体制改革即将展开恢宏场景,而众多改革中,显然民生福址的份量最重,各项社会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整个“十三五”各项事业必须围绕的主题,是各级党委政府当前及未来五年内必须放在一切工作之首的责任与担当,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不容忽视,“十三五”对于“两个一百年目标”中第一个“一百百年目标”的关键意义。不久前,习总书记提出要在未来五年内让7000万贫困人口彻底脱贫。从习总书记的坚定而自信的语气中,不难感受到中央的坚定决心和意志,而群众深信,坚强英明的中国共产党必定能如期实现这一目标,为2020年如期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民生福址最重,民心民情民声最关情。“十三五”规划中必须以民生议题为基础,为群众最关心最在乎的民生事项、民生问题摆在总体规划的核心。首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公平、优化结构,突破地域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大力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及信息化建设,实现东西部、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均等化,绝不让农村、贫困区域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次是养老,虽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即将实行,但实施了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在阻止中国人口爆炸式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人口结构的恶化,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人口比例持续下降,已然成为威胁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利益的隐患。解决养老,不仅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市场化,更在于激发民生改善的内增动力。最后是扶贫攻坚,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必须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执政党最根本的使命。虽然贫困人口比例已处于历史低位,但绝对数量相当一个中等国家总人口,时间紧迫、形势严峻、任务沉重,只有实现扶贫精准、精准扶贫、扶贫彻底、彻底扶贫,才能持续减少贫困存量,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目标。

“十三五”改革民生福址最重,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一切发展为了人民,没有民生的改善,群众福址的增加,就谈不上发展,就谈不上党的事业的伟大进步。事实上,“十三五”各项社会体制改革,一个根本的核心就是增进民生福址。

     ( 作者: 伍文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