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市委水利工作会强调,全面开展水利建设大会战,加快推进农耕区全域灌溉。梓潼作为丘区农业县,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建设是丘区农业发展命脉工程,切实抓好水利建设各项工作,为加快梓潼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明确目标、做好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就是要牢牢抓住当前面临的重大机遇,坚持兴利与除害结合,开源与节流并重,防洪与抗旱并举的水利建设方针,科学编制规划、明确全域灌溉“路线图”,以项目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切实加快乡镇供水、农村安全饮水、水土流失治理、节水灌溉、集雨节溉、堤防工程、武引二期工程建设步伐,着力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水务改革与发展, 建成水资源配置调控、水利防灾减灾、粮食安全、民生水利、水生态安全、水利科技支撑六大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工程布局合理、服务功能齐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水利建设目标,推动水利事业跨越发展。
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就是要加强统筹谋划,突出工作重点,整合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确保水利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红岩、建兴2座中型水库的前期立项和凤凰水库建设,开工建设武引二期灌区西梓干渠的配套工程;强化山坪塘精修、整治,小型水利设施灌溉渠系硬化,电灌站新建、改造,努力构建“蓄、引、提”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用水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重点抓好潼江河道县城区、及各乡镇堤防工程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缺水地区,重点解决水质不达标问题,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干净水和方便水;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努力实现山上林、山腰果、山下粮的农业生态模式,以适应产业化结构调整的需求;大力发展水产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发展生态渔业、观光渔业、休闲渔业,大力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创新机制、强化配套。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就是要改革创新,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投融资和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的保障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快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拓宽投融资渠道,采取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积极探索准公益性或经营性水利项目市场融资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优惠贷款要向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倾斜;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资金的同时,探索推广“先改后建、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建设新机制,完善村级“一事一议”投劳政策,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奖补机制,调动农民自主投入办水利的积极性;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已成工程设施管理,合理划分事权,完善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就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把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特别是实现农耕区全域灌溉目标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部署,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统筹科学编制用水规划,科学制定工作部署,切实抓好督促检查,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加快建立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加强上级党委、政府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的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水利事业发展,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水利建设,努力形成加快推进梓潼水利发展新跨越的强大合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