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方碑村“一帮一”试验的成效和思考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1-20  发稿编辑:景秀丽

方碑村“一帮一”试验是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组织实施的。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是由一批深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富有爱心责任心的优秀企业家和知识分子发起成立的。招商银行是会长单位,行长马蔚华任会长,中国平安、腾讯、万科、TCL、朗讯、洛基亚、思科等企业为副会长、理事长单位,这些企业的领导大多任副会长、理事长职务。绵阳企业社会责任协会是同盟下属的全国唯一分支会。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是为了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而存在的,成立四年多来,带领会员企业和个人做了大量的公益项目。

5·12大地震袭来的时刻,同盟一马当先,全力以赴帮扶灾区。积极与联合国有关部门联系,与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为四川灾区提供救灾物资,为灾后重建提供支持。带领环境规划署专家赴北川老县城考察地质灾害情况。在都江堰市举办了为期六天的教师灾后心理辅导班,来自都江堰、映秀的100多位老师参加了学习。

同盟对绵阳更是倾力支持,带领会员单位和个人,为安县桑枣镇云丰村捐款15万元,建起了村民广场和图书室。为北川九所学校,每所学校资助了一套大功率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为北川民族中学送去了650套服装、531双运动鞋、600个书包、2000册图书、3台电脑。分别在北京大学、上海交大举办了为期10天的北川基层领导干部、绵阳市乡镇干部免费培训班,在成都举办了为期七天的北川、安县110名校长培训班。在绵阳举办了40多位北川老师参加的灾后心理辅导班。组织北川民族中学建立了羌语合唱团,带领合唱团赴台湾、山东等地进行精彩演出。与绵阳电视台、北川电视台合作,投拍大型纪实专题片“涅槃北川”。同盟还做的许多公益项目不再一一例举。

在众多的公益项目中,最受社会关注的是为灾后重建而创造的方碑村“一帮一项目”。

方碑村隶属于安县黄土镇,大地震中13人死亡,全村95%以上的房屋倒塌。此时外界大都关注北川,而受灾严重的方碑村的受关注度很低。

5月20日,地震发生后仅第三天,同盟秘书长何志毅教授和他的助理寇全军就带着同伴们,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来到了偏僻的方碑,一帮人干了一个多月,帮村民抢出废墟里的粮食、搭临时住的棚子。何志毅又组织思科等会员单位送来了几十万元的彩条布、帐篷、锅碗瓢盆食物等,帮助村民活下来。接着马上考虑住的问题,如何重建永久性住房这个更为严峻和现实的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

方碑村1503人,有耕地1289亩,山林1490亩,人均耕地0.86亩。劳动力人口912人,其中外出打工的600人左右。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和种养殖业,打工收入约占家庭收入的78%,务农和养殖收入分别占13%和9%,是个典型的农业村。

天塌地陷,房屋倒塌,收入不多的村民们要在不长的时间里靠自己的资金修起住房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国家补助有限,信用社贷款也有额度限制,而捐款和志愿者能否有效帮助解决灾后重建问题,什么样的救助形式才能够更有效、公平,何志毅带着团队多次来地震灾区调研,探索可能的多方合作的灾后重建模式,他想到了孟加拉国教授穆罕默德.尤努斯實施的世界银行给弱勢群体提供小額貸款,作为生产啟動资金的試驗,孟加拉国的还款率达99%,“尤努斯计划”获得了成功,他有了信心。他想以每户建造200平方米房屋,造价9万元计算,如果政府补贴2-3万元,银行贷款3万元,企业、爱心人士借给一些,农民自筹一点,住房重建就可以完成。政府是阳光、企业是电光、个人是烛光,按“光电烛”计划的构想,何志毅决定发动城里的家庭、企业,以方碑村为试点,让一个城市家庭或一个企业、无息借1-2万元钱给一个农户,村民在未来5中年还清借款,解决村民的重建资金缺口。

为什么要借而不是捐呢?何教授认为,虽然村民受了灾,但他们都是有自尊的人,更愿意自强自立,接受“借”而非“给”。对捐助者来说,也可减少施舍心理,使双方心态更平和。

试验之初,很多人质疑农民的信用,很多大学生连助学贷款都不还,一些地方的小额信贷还款也不理想,这种救灾借款能还吗?何志毅却坚定地认为,中国农民的诚信度不会比孟加拉的农民差。但也要注意操作细则,和村民签订还款协议和担保协议。于是农户自有资金+政府补助+企业爱心人士无息贷款”的“一帮一”试验开始了。何志毅开始利用《北大商业评论》及网站、搜狐财经频道等平台,开辟“方碑村灾后重建”专区,详细介绍该计划,并发表了言辞恳切的《恳请信》。

全国爱心人士被感染了,来自北京、深圳、上海、福建,村民们不认识的陌生人的借款汇来了,一共借给村民328万元,帮助方碑村农民重建起了新的家园。

地震后仅8个月,211户永久性住房就竣工交付,集中建房节省了耕地约180亩。此外,同盟还动员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捐款30万元,为村里修建了村民广场。重建后的小区,配套有有线广播电视网络、通信、信息网络、自来水厂等,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和村里的投资环境。农民们欢天喜地地住进了新房。

地震后进入还款的第二年,村民还款 110多万元,还款率达90 %。

房子修好了,总要装修一下,家具也要更新一下吧,这些都要花钱。随着集中居住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民的生活成本也随之增加。一户一个月的水费大约要花20多元钱,以前农民用自己的压井,不用交钱,电费也增加了不少。而且重建后几乎每户村民都有负债。漂亮的住房落成之后,农民面临收入增加的问题。

“灾后重建之后,房子有住了,现在得想办法挣钱。”农民都这样说。

“只修好房屋并不是当初发动‘一帮一’援助计划的初衷,方碑村必须启动以生产援建为目的的第二期援助,重建还要脱贫。”何志毅说。于是同盟和绵阳协会的同志们向爱心人士介绍情况,爱心人士收到了住房的还款后愿意继续出借的,又继续借给村民作为发展生产的启动资金。

方碑村所在的黄土镇毗邻安县、新北川两个县城,为四川省A级绿色蔬菜基地。村子因为“一帮一”试验知名度很高,因此2010年,黄土镇将方碑等四个村列入大棚蔬菜政府扶持基地。方碑村抓住机遇,利用集中建房以及迁坟等,流转了200户农民的120亩土地,大力建设和发展大棚蔬菜基地,由8名村民现金出资,2名以土地入股,组建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建钢架大棚每亩投入为2.6万元,政府每亩补贴1.3万元,同盟绵阳协会无息借给每户蔬菜种植户2万元,三年还清。在方碑村带动下,周边村也行动起来,目前四个村共建起了220亩钢架大棚,700亩竹架大棚。流转出来的土地方碑村按照一年950斤黄谷的租金签订了10年协议。同时与绵阳市全兴种业公司合作,全兴公司提供苗、技术和回收产品。重点种植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丝瓜等市场价格较高的绿色蔬菜。村民们有土地流转的固定收益,同时在合作社务工,也能挣钱。合作社务工最多时有五六十人,少的时候也有二三十人,大多是四五十岁的村民,村民多的每月挣1000多元,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了。如今合作社第一批蔬菜黄瓜、萝卜、四季豆、西红柿、茄子、辣椒等已经上市卖出。

除了蔬菜合作社,由同盟搭桥,四川铁骑力士集团与方碑村合作,建立了樱桃谷种鸭养殖基地,村里成立了种鸭专业合作社。村委会将种鸭户集中在一起,各户自行出资,由四川铁骑力士集团的技术员指导各户自行修建鸭棚,指导养殖和统一防疫,铁骑力士集团垫付贷款提供饲料并包收种蛋。同盟绵阳协会给每户养殖户提供2万元无息借款,也是三年还清。

樱桃谷种鸭的投资成本不高,收益较高,风险也较小,在铁骑力士集团的全力支持下,解决了鸭苗、饲料、养殖技术、防疫以及种蛋的销路。2010年方碑村有十几户农户开展了种(下转二、三版中缝)(上接三版)鸭养殖,种鸭规模达到了1万只左右,已经收到较好的效益。目前这些养殖户正在筹备再修鸭舍,扩大规模。2011年中又有一些新农户参加到了樱桃谷种鸭养殖,计划不久后要达到2万只种鸭。按此计算,棚舍等固定投资90万元,种蛋、饲料等流动资金需200万元。共计290万元。2万只种鸭年收益280万元左右,扣除饲养成本及棚舍折旧等,净收益在60万元左右。

第三是生猪、肉牛、山鸡、山羊、黄鳝等养殖。

四川是中国最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其中尤以散养户为主。2010-2011年为生猪养殖的高盈利时期,目前每头出栏生猪平均毛利可达800-1000元。

村里受到援助的养猪户5户,每户协会援借无息资金均为2万元。三年还清。养殖户黄友德养了110头猪,一只猪仔价格为600多元,三个月能养到200斤,除去饲料成本,一头猪盈利1000多元。养猪户赵少荣对现在的状态和收益很满意。

其他肉牛、山羊和黄鳝等养殖户,同盟援借了5户,每户2万元无息借款,三年还清。

受市场行情好的影响,今年这些养殖户尤其养猪户有了很好的回报,黄友德又买进多头良种小母猪,再扩大养殖规模。肉牛养殖户也卖出了牛,也收到较好的效益。养殖户们非常希望扩大生产,但是因为资金有限,制约了他们发展生产的步伐。

地震前方碑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为4600元,2010年已经增加到6800元,2011年为7950元。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帮助和同盟的支持下,方碑村还计划结合“一帮一”的模式,依托农业产业园蔬菜基地、山林养殖和河滩地水产养殖,发展观光旅游,打出“教授们的村庄”的牌子吸引公众眼球。

同盟和协会还组织上海企业家何向阳等为方碑村阅览室捐赠电脑、书籍,订阅报刊杂志,组织了养猪技术、水稻技术,妇科知识讲座;在黄土镇举行了一周乳腺疾病筛查义诊活动,在方碑村组织一场“爱与分享”暨村民广场落成联谊晚会。组织了协和医院、万江眼科医院到方碑村义诊、免费体检、治疗,无偿医疗援助总金额约为50多万元,又组织了省市书画名家春节送书画、对联到方碑村。同盟和协会还组织举办了方碑村还款仪式,奖励了几十户信誉优良户液晶电视、洗衣机、电饭锅、食用油、智能电动玩具,看望慰问方碑村困难村民,送去了春节慰问品。邀请了几十家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方碑村。

在方碑村三年多的“一帮一”实践让我们思考,试验总体是成功的,村民很快住进了新居,村里经济很快得到较大发展,效果是良好的, “一帮一”的实践也证明:政府、援建省市、民间组织三方联动,是一个在灾后帮助还比较贫穷的农民尽快重建,农业经济尽快恢复迅速发展的好形式,这样的帮扶模式也更加完备,在实践中操作更成功。为此,在2011年联合国召开的减灾会议上,何志毅介绍了方碑村的一户城市家庭或者企业帮扶一户农民的“一帮一”模式,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注意,包括日本地震灾区的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模式可以借鉴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有了方碑村“一帮一”的经验,下一步同盟和绵阳协会将计划开展北川玫瑰谷、北川禹里小学帮扶。

用于制作玫瑰花氺和提练精油的玫瑰,在北川县禹里乡望江村存活率高,产量高。但是因玫瑰种植的特点,第一年无收入、第二年收入较小,第三年才初见成效。望江村与北川复泰玫瑰公司建立了“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公司包指导种植包收玫瑰,不少村民已经种下了玫瑰。但村里农户家庭收入大部低于国家人均GDP水平,生活困难,前两年无收益,影响农户种植的信心和热情,易造成农户放弃种植、毁苗改种的行为。在这个关键时候给予无息借款以保证农民基本生活和种植积极性迫在眉睫,因此同盟决定将“一帮一”的模式复制到这里,帮助农民迈过这个坎,将生产发展起来。

北川禹里小学位于唐家山堰塞湖的上游尾水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文化基础薄弱,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学生中80%是羌族。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等导致学生成绩不够理想。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同盟计划开展小学生 “一帮一”活动。即一个品行好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一个弱差生,以先进带动后进,以优生带动差生。帮助弱差学生从思想、学习方面有大的提高。同盟正在筹集奖励基金,以奖励“一帮一”的先进教师和学生。

“达则兼济天下,将援手伸到最需要的地方”是很多爱心人士的心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和绵阳协会是您达到心愿的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的电话是2329095,欢迎大家加入到这个爱的队伍中来,为那些还在苦难中的人们送去一份温暖。

付出是快乐自己和别人的,愿大家快乐!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