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格的定位是根据它的科技含量,劳动力的耗用,成本的大小以及具有竞争力水平的经济技术指标而形成。商品利用在科技含量和使用价值有哪些独到之处。为什么近期以来,物价过高一片涨声,已成为人民生活关注的焦点与焦虑。
(一)建立社会主义价格观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民一直坚持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路线为宗旨。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以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形成了科技兴企。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良好风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绝大部份生产商品企业和经销企业正确处理了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辩证关系。提倡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社会新风尚,反对拜金主义。市场商品价格使社会得到了稳定,繁荣了市场。提供了良好的价格服务。
(二)商品价格是人民生活当务之急的头等大事
商品价格改革目标取决于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价格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新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价格形成的机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能反映劳动生产效率和供求关系变化的以市场调节价格为主体。极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宏观管理。市场调节使商品价格趋于合理和协调。邓小平同志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揭示了价格改革的道路目标和方向,以及稳定物价。企业制度改革等一些规律性的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即内在统一关系。指明了价格改革“边破边立”的哲学命题。他还强调对一切问题的分析,不固守“条条”“框框”,力求以新的视角和方法剖析。澄清价格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理顺价格的关键论和物价论。商品价格最终要看“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价格改革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认识论的产物,是价格改革的精髓。价格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头等大事。
(三)目前价格的趋势走向大增对人民日趋不利
根据有关资料提供的信息,白糖价格上涨20%,棉花上涨40%,白酒上涨20%,农副产品上涨10%,蔬菜上涨10%以上。目前市场价格由于政府宏观指导不干涉市场调节价格形成,一是:市场自行独立运转会出现垄断和非法行为。例如“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这些高价农产品,就是少数人操纵垄断所为,造成市场混乱的非法行径。二是:市场调剂价政府不调控就会造成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三是:市场是“近视眼”只认钱,不考虑长远利益会产生短期行为。四是:市场价格过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治安案件增多,无法解决社会福利以及救助贫困和慈善事业。由于政府并非是万能的。其发挥政府职能和作用也相当有限,因而政府在配置这些有效资源时存在着低效干预与实度有效的失控决策。政府和社会稳定职能,社会服务职能,市场管理职能,包括工商、税收、物价管理、市场监督、投资职能,经济调控职能,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等,手段不力,形成了少数人及官商勾结放纵了少数人成为当今物价高涨的推手。物价上涨,使多数目前分配不公,工资低下的群体在名义工资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工资真正到手的钱就屈指可数了,因此整治市场推手是目前稳定价格的主政方向,不能掉以轻心。
(四)培育“三农”利益刻不容缓
农民是生产农产品的主力军,农产品合理的价格是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利益的纽带。绝不能三者利益失衡,发育不全的市场使农产品需求价格严重脱节。一方面农产品得不到一定的利益驱动。另一方面城市消费加重一定的负荷,中间商过度搜利,造成市场体系不健全,不发达,流通环节过多,流通速度慢,价格层层加码。无力降低成本购销水平,市场管理力度不够,法律法规不完善,缺斤短两已成常事,掺杂使假,欺诈行为屡禁不止。欺行霸市,哄抬物价横行霸道,猪肉注水的恶劣行为,丧心病狂屡禁不绝,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即使有人举报有关部门以罚款了之。肥了执法的,亏了消费的。
完善市场法制敲山震虎
建立完善的市场法制体系,理顺井然有序的市场规则,是最终解决物价过高必然过程。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做到公平竞争,反垄断,反欺诈。实现农超对接,建立农产品市场生产基地弥补单家独户小生产方式的先天不足。使农产品进入市场以优胜劣汰,降低市场风险,减少市场额外费用,加强市场电子信息管理。设立市场购销台账,形成产供销最优结合。保持了购销差价平衡,杜绝市场封锁。形成合理的营销秩序,建立有能力的企业由政府指导储备物质。发挥物流储备优势有利打击串供、抗供物价行为,从而达到物价调控的目的,消费者才能终身受益,市场经济才能达到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在我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形成了以配送中心为支撑,县城中心店为龙头。以乡镇农家店为骨干,村级农家店为基础,按照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实现了价格稳定,消费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农村消费的总体需求。开创了社会稳定,政府放心,人民满意,商务部门政令畅通的良好局面。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