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市的餐饮不同于普通城市的餐饮,旅游城市汇聚了大量来至不同地区的游客。这里餐饮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外来人口对这个城市社会文化、地方形象的评价。旅游城市重视自身的口碑问题,来过的游客有好的评价,留下了好的印象,自然会给这个城市带来好的口碑,会使这个城市的旅游行业收入乃至其他多个方面更快更好的发展。
旅游城市的餐饮业包括旅游景区餐饮网点和其他普通餐饮网点,本文仅针对景区餐饮的现状与发展进行调查研究。绵阳市旅游景区众多,景区的餐饮网点数量庞大,其状况也直接影响了绵阳商业与绵阳市经济的发展。因此,用实地调研、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到绵阳市景区餐饮质量及价格等各方面的第一资料,对于发展绵阳旅游商贸业、壮大绵阳服务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调研方法及对象 市场调研方法
在论文撰写之初,针对需要研究和分析的问题,进行了多项调研,本文主要动用的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直接观察和文献调查三种。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研究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调查者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收集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它具有能突破时空限制、避免主观干扰、匿名性强、高效率的优点。
直接观察法由于被调查对象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反映自己的消费行为,因此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是最为客观、直实、可靠的。
文献调查法适用范围广,受控因素少,省时、省钱、并可获得较为精确的调查结果。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主要对象是绵阳市境内旅游景区的游客和景区内餐饮业的消费者。由于绵阳市境内旅游景区众多,为了使调研的范围尽可能的涵盖绵阳市景区中各种类型的景点,调研采用典型调查的方式,主要选取绵阳市景区的5个典型景点:李白故居、绵阳南山公园、窦团山、罗浮山景区和富乐山。在对这五个景区内的餐饮业进行实地考察的同时,对景区内的游客进了随机的抽样问卷调查。前期准备的问卷总数为各景区分别40份,总计200份,但由于填写不全和未能收回等等原因,有效问卷总数为173份。调研结果表明,绵阳市景区内的餐饮业共同性多、差异性少。因此,调研结果具有代表性。
调研结果统计与分析
通过景区实地问卷调查和市区的抽样调查,得到了大量可贵的调查结果与数据。
游客对绵阳市景区餐饮业的卫生、质量、服务态度和服务设施的评价整体上还算满意,但是还远没有达到优质服务的水平。认为绵阳市景区餐饮业的卫生、质量、服务态度和服务设施“一般”的游客最多,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4%、62%、62%、59%;认为绵阳市景区餐饮业的卫生、质量、服务态度和服务设施“满意”的其次,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2%、24%、23%、23%;再次,认为绵阳市景区餐饮业的卫生、质量、服务态度和服务设施“不满意”的,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0%、10%、12%、14%;只有极少数人对江油市景区餐饮业的卫生、质量、服务态度和服务设施表示“非常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游客对景区餐饮业的卫生状况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这说明餐饮单位和景区管理机构对景区餐饮业的卫生情况相对重视。其他三个方面还有待提高。总体来说,绵阳市景区餐饮业的卫生、质量、服务态度和服务设施还不能令大多数游客满意,需要进一步改进。
多数游客认为绵阳市景区餐饮产品的价格偏高。64%的游客认为景区餐饮的价格较贵,8%的游客认为景区餐饮的价格非常贵,28%的游客认为景区餐饮的价格一般,没有人认为景区餐饮的价格便宜或很便宜。这项统计表明游客对景区餐饮价格的满意度是很低的。景区餐饮消费者之所以普遍认为景区内的餐饮产品较贵和非常贵,主要是因为消费者价格的习惯性心理所致。所谓习惯性心理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以往的购买经验,对某些商品的价格反复感知,从而决定是否购买的习惯性反映。价格的习惯性心理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重要影响。消费者往往从习惯价格出发去联想和对比价格的高低、涨落以及商品质量的优劣、差异。消费者也正是在习惯价格的基础上形成价格闭限的上限和下限的,如果商品价格超过上限,则认为太贵;如果低于下限,则会对商品的质量和功能产生怀疑。而景区内的餐饮产品的价格比我们日常消费的同类外餐饮产品的价格要高出很多。因此,游客普遍对景区内餐饮产品的价格满意度低。
对于每日消费,游客能接受的大众价格介于5-50元之间。其中,18%的游客认为5-10元的价格是可以接受的,37%的游客认为10-20元的价格是可以接受的,40%的游客认为20-50元的价格是可以接受的,只有5%的游客认为5元以上的价格也是可以接受的。这项统计表明,景区餐饮消费的主体是消费能力介于5-50元的大众游客。豪华游客的数量不占景区餐饮消费群体的主要部分。
绵阳市景区餐饮业现状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劣势分析
除问卷调查外,通过直接观察发现绵阳市景区餐饮业的类型主要包括:饭店、中式快餐、西式快餐、食品店、茶馆等,其中以食品店的比重为最大,并且分布范围广泛。很多景不时也存在部分食品小商贩。这样的格局致使绵阳市的景区餐饮的管理出现诸多问题。
由于食品店的规模普遍不大,而且分布零散,这对行业的集中管理和整治带来一定难度;小商贩无正规营业许可,食品的质量与卫生难以很好的得到保障。
另外,绵阳市景区餐饮业从业人员和服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大多为当地居民,在卫生、服务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
优势分析
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与相关部门都对其景区的餐饮行业包括卫生、管理等方面对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也大力的支持旅游餐饮业的发展。从而使得绵阳市景区的餐饮业也得到了一直以来的稳定发展。
成本和价格上的竞争优势: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游客所期望的旅游消费在5-50元/天的范围内。而绵阳市处在中国西南,较不发达地区,各种消费与成本都比发达地区更低,这使得绵阳市的景区餐饮更具成本和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不影响食品,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强对成本的管理,将使得绵阳市的景区餐饮更具优势。
特色餐饮具有较强文化底蕴:在李白故里,其景区餐饮部分存在令人眼前一亮。部分景区餐饮企业凭借绵阳浓厚的文化底蕴,致力营造复古气氛,发展复古型特色餐饮。如李白纪念馆附近的唐代宫廷特色餐饮,店外整个房屋按照唐风建造,店内则是唐代宫廷式的装璜,服务人员都统一穿着带有浓郁中国风的唐代服务饰,让人有种梦回唐朝的气派之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游客在饮良上更注重特色。因此,有李白文化这一特征可依,走特色餐饮路线也是绵阳市景区餐饮的一大优势。
绵阳市景区餐饮业发展趋势 影响绵阳市景区经营的各项因素
影响因素之一:客源
绵阳市景区餐饮业面向的市场主要是来景区旅游的游客,其作为景区餐饮业的目标市场,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异地性。对旅游者而言,其旅游目的地为异地他乡。这既要求旅游者要适应旅游地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和饮食、文化等人文条件,还要求旅游地能够为旅游者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旅游客的异地性体现在游客求新、求奇的旅游心理,因此,景区餐饮业应抓住旅客对美食的猎奇心理,大力经营地方的特色美食。
短暂性。旅游者前往异地进行参观方问具有暂时性的特点,对旅游景点的访问大都具有一次性,因此,在某特定景区内的消费也具有一次性。游客消费的一次性,使得景区餐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短期的经济利益,结果出现餐饮产品品种单一,质价不符等问题。
消费性。旅游是现代社会人们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旅游者通过花钱消费得到享受,这不仅要求旅游者具备一定的经济负担能力,还要求旅游地能够为旅游者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以迎合旅游者的消费要求。游客的消费性表明游客是愿意为在自身消费能力之内且有吸引力的餐饮产品付费的,因此景区餐饮业要根据游客不同的消费层次来经营不同层次的餐饮产品。
地域性。旅游者由于所处自然环境、经济水平、社会制度、文化修养、风俗习惯等不同,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旅游者的地域差异性要求景区餐饮产品要呈现多样化经营的特点,以满足不同地域文化的游客的需要。
影响因素之二:季节
由于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境内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型,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温、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等特点,气候随季节的变化明显。因此,绵阳旅游淡旺季也随气候变化一般明显,景区餐饮的淡旺季也随气候变化明显,通常出现旺季供不应求,淡季供过于求的局面。
影响因素之三:从业人员素质
景区餐饮业中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是景区餐饮业发展的关键,服务质量的好坏会相应的增强或削弱旅游景区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由于景区餐饮企业的管理者和服务人中大部分直接面对旅游者,特别是在一线提供服务的员工,他们是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旅游形象的代表。管理者的经营理念,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服务态度、精神面貌、语言技能、仪容仪表等都体现了景区餐饮业的整体水平。
影响因素之四:景区环境容量
景区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某一景区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或者说在某景区内容纳污染物质的容量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这个限度称为景区环境容量。如果污染物的排放或人为造成的不良影响,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旅游环境污染,从而使旅游环境质量下降,常称为旅游环境破坏,旅游环境污染一般有两种含义:其一称为旅游的自然污染或物质污染,指来自旅游和其他方面的有害物质和废弃物等,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这些物质的数量聚增到一定程度,超过了自然界本身的自净能力,便会造成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状况恶化,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及旅游观光游览条件遭到损害;其二称为旅游的社会污染和精神污染,指旅游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对旅游接待地的人文社会环境千万的不良影响。
景区餐饮业是旅游景区的配套服务设施,是景区整体产品的一部分,景区餐饮业的经营活动势必会对景区的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影响因素之五:景区管理
在旅游景区治理,景区管理机构是旅游景区产品的生产方,是旅游景区服务的提供者。景区管理机构对旅游景区的利益追求,一是要谋求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推动旅游景区的发展与壮大;二是要谋求旅游景区的社会效益,为当地居民的发展服务,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促进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谋求景区管理机构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景区(下转二、三版中缝)(上接三版)管理机构的利益,是通过对旅游景区的规划管理、项目审批、经营监督来实现的,或者通过直接组织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来实现。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的解决构思政府等相关部门的角色
绵阳市景区餐饮发展现状较为良好,但仍需要更好的管理与更长的发展。因此,走景区餐饮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必然。景区餐饮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景区餐饮业的可持续发展;景区餐饮业在不牺牲景区的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的前提下,满足游客在景区内的饮食需求。使旅游者的旅游效益、景区的环境效益、经营者的经济效益、社区的社会效益这四大效益者得到协调发展。由于景区餐饮业又是绵阳市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及旅游、卫生相关部门以及景区管理机构对景区餐饮业的整体规划、开发、经营与管理对景区餐饮业的可持续发展起主导作用。
景区管理机构进入景区,对景餐饮业进行直接管理成为必须,对餐饮业的布局、统筹、规划等进行全面的管理。在管理中,给景区各餐饮企业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经营与竞争环境。对景区餐饮业人员进行管理,如:进行健康状况的监管和关心;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帮助其树立服务意识和环境意识等等。
在管理的同时,政府对景区餐饮业给予大力的支持,为绵阳市主要景区及其餐饮企业做好必要的市场营销工作,并加强对景区餐饮企业的营销,从而为景区餐饮企业广开客源。
在广开客源的同时,政府等相关部门也要对游客的行为进行管理。以使景区的环境不被污染。对价格进行控制,在旅游旺季提升价格则可起到减少游客,减少污染的作用。
景区餐饮业向着特色化方向更好的发展
特色应是景区餐饮业力求突出的一个特征,特色不仅是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餐饮消费心理的需要,也是弘扬绵阳特色餐饮、特色小吃,底蕴厚的饮食文化的需要。景区餐饮业经营的特色化主要体现在服务和经营品种上。
绵阳的江油市是李白的故乡,重点突出李白文化,强调复古的风格则是绵阳市景区餐饮最可依托的特色,绵阳的肥肠,米粉等名小吃独具特色,在建立景区餐饮特色时自然也可配套使用,达到更具特色的效果。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将环境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对环境的保护也渐渐的进入每个人的意识。景区内的餐饮业在游客的餐饮需求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提放了大量的废弃物,制造了大量的餐饮垃圾,严重时会对景区环境造成破坏。随着“环保时代”、“低碳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环保意识被唤醒,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景区餐饮业的低碳化经营不仅有利于景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提升景区餐饮业的品位,树立景区餐饮的低碳形象,争取低碳消费者,满足游客的低碳消费心理也具有重要作用。
强调大众化消费,95%以上的游客对景区餐饮价格的接受能力在5-50元之间。调研结果表明,由于中式快餐具有价格稍便宜、适合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方便、快捷等优点,是大多数游客在景区内解决餐饮需要的最先选择。因此,景区餐饮业迎合大多数游客的餐饮需求,开发大众化的中式快餐,是景区餐饮业的发展趋势。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