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保险行业工作回顾
2007年,我市保险业继续贯彻落实“国十条”。按照四川保监局“提速、增效、升位”六字方针,围绕绵阳市委、市政府“三大要务”、“五个全面推进”和“十件大事”中心工作,在十七大精神鼓舞下,开拓创新,奋发向上,努力发展保险事业服务社会民生保障,业务收入取得突破性进展,服务领域大幅拓宽,在推动绵阳科技城金融创新基地建设上作出了积极努力。
保险业务发展取得历史最好水平。2007年全市保费总收入达到19.82亿元,比2006年13.98亿元,净增6亿元,增幅42%,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财产险收入5.32亿元,增幅52%;人寿险收入14.5亿元,增幅38.3%。自81年恢复保险之后,2007年增幅是最高水平。第一个10亿元,我们用了24年时间,第二个10亿元,只用了3年时间。全市保险密度370元,保险深度2.94%。
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取得全面成功。在各级政府、财金办、农办、财政、农业、畜牧局等部门的领导支持下,由中国人保财险绵阳市分公司承办的生猪、水稻、玉米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在我市各县市区全面启动,年底超额完成全省下达试点任务,共承保能繁母猪26万头,育肥生猪125万头,水稻76.7万亩,玉米67万亩,全年共收取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6098万元,提供风险保障12.85亿元,处理赔案1003件,支付赔款2531万元。
中国人寿“国寿保险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2007年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以绵府函247号文批转了中国人寿绵阳市分公司关于在全市开展“国寿保险村”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实施方案,全市掀起了“国寿保险村”建设的高潮,至2007年底,全市在建“国寿保险村”达762个,已建成一星级、二星级保险村121个,平均保险入户率达62%,为11000个农民家庭提供12亿元的风险保障,全年已为农村家庭支付赔款2080万元。在开展保险村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人寿绵阳市分公司出资,联合市艺术剧院开展送文化下乡,全年在52个镇演出52个专场,观众达30多万人次,还为农民放坝坝电影1000多场,观众达100多万人次。为总结经验,推动工作,今年元月23日,市政府在临园宾馆召开了2007年“国寿保险村”建设总结表彰2008年工作启动大会。对100多个先进保险乡、镇和保险村进行了表彰。蔡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对07年的“国寿保险村”建设各种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08年的工作进了安排部署。
保险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全年在各种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服务“三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民养老、医疗保险、外出务工农民保险、农村拖拉机、摩托车、涉农企业保险等方面都有很大拓宽,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效益和盈利水平得到了提升。全年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5300多亿元,增长65%,处理各种赔案192521件,支付各种赔款和给付金7亿多元,增长50%,上缴地方各种税金及附加4000多万元,增长35%,新增就业机会2000多人次。全年组织保险员工义务献血1515人次,组织扶贫、助残等公益捐赠资金30多万元。财产保险扭转了连续三年亏损局面。2007年盈利在2000万元以上。
举办《发展保险业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我市保险业发展,更好地服务科技城和绵阳和谐建设。2007年12月,由市委宣传部、财金办、市社科联和市保险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发展保险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研讨会,共收到各种论文40多篇,评选出优秀论文19篇,除进行大会交流外,部分论文在《绵阳宣传》、《绵阳论坛》和绵阳日报《理论专刊》上进行了发表,还推出理论专集。这是我市建国以来首次召开的保险专题理论研讨会,在全省也开了先河,将对我市保险理论研究和保险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保险主体不断增加,保险市场空前活跃。2007年阳光财险、都邦财险,人民人寿三家保险公司和三家代理公司进驻绵阳开业,使绵阳的保险机构达到30家,居各市州之首,形成了多形式全方位的竞争格局。老公司焕发青春,新公司如初生牛犊,保险市场空前活跃,充满生机与活力。中国人寿员工达3000多人,年保费收入近7亿元,中国人保去年保费突破3亿元,增幅达60%以上,仅两家公司保费就达10亿元,占全市50%以上,还有太平洋寿险、新华人寿、中英人寿、太平人寿实现了年保费收入过亿。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坚持科学发展,保险市场规范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保险业诚信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保险服务领域和创新服务手段还须进一步拓宽;高新科技保险还未打开局面;保险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还须进一步完善。
十六大以来我市保险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一是保险机构快速增加,保险市场体系初步形成。2002年前只有6家保险公司,2007年底已达到22家,增加16家。保险中介从无到有,现已达到8家,除成都外,市州第一;二是科学发展的观念得到加强,无序竞争的局面得到改善;三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07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获得成功。全市收保费6000多万元,承保水稻、玉米、生猪数量都在全省领先。四是07年底还举办了《发展保险业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在理论创新上有了新开端。
行业自律加强,面貌焕然一新,促进了又好又快发展。一是保障水平提高,服务领域拓宽。2002年全市保障水平不足700亿元,2007年达到5393亿元,增长7倍多。保险由城市逐步深入到农村,每年为企业和民众提供5000多亿元的风险保障。对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显著的贡献;二是保费收入大幅提高。2002年保费收入不足7亿元,2007年底达到19.82亿元,增长287%;三是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也增长了2倍多。
充分发挥“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一是每年处理各种理赔给付案件10多万件,赔偿给付金额4—5亿元。07年就处理19万多件,赔偿给付达7.4亿元;二是每年提供8000多个就业机会;三是每年向地方财政缴纳各种税金及附加3000—4000万元,既保障民生又支持了地方政府。
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了保险业快速发展。03年市保险行业协会成立,几年来充分发挥自律、维权、协调服务、宣传教育,辅助管理等职能作用。一是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自律取得初步成效,07年全市增长42%,高于全国、全省水平;二是产险摆脱了连续三年亏损局面,07年盈利2000万元以上;三是在保险宣传、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四是维护被保险人利益、维护保险公司合法权益上做了大量工作,每年处理纠纷投诉案件200多件;五是充分发挥协商、协调、协助、协作等服务工作,促进了和谐行业建设;六是在政府和保险企业之间起好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了辅助管理功能,建立了紧急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推动“三农”保险发展,为政府当好参谋。07年中国人寿的“国寿保险村”建设、人保财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都取得成效,受到市政府好评。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