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大力提升绵阳旅游产业品质的对策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04-01  发稿编辑:

    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品质作为“六个大力提升”之一,体现了绵阳旅游作为我市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我市要以全国科技(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和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产品开发为抓手,充分发挥绵阳旅游集团龙头企业的作用,大力发展以科技为特色的城市旅游,继续抓好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和上档升级,加强海内外重点客源地的宣传营销,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推进绵阳旅游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突出科技旅游特色,培育绵阳旅游品牌

    绵阳旅游点多面广,但缺乏在全国、四川叫得响的旅游品牌。绵阳是被国务院命名的中国科技城,科技旅游资源丰富,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我市为全国科技(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只要紧紧抓住中国科技城这一优势,充分利用全国科技(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品牌效应,突出科技特色,加快发展科技旅游,就能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优势。我市科技旅游要以科技博物馆、中华科学家公园为科技旅游的龙头,整合中物院科技馆、长虹科技馆(包括彩电生产线、空调生产线)、“827”风洞、中国“两弹”城邓稼先旧居等旅游景点,尽快形成科技旅游核心产品。绵阳科技博物馆应按照经专家评审后的博物馆布展方案,加快科技博物馆的布展,与娱乐风洞、数字球幕影院融为一体,力争在2008年“五一”开馆。中华科学家公园应加快二期工程建设,通过雕塑展示中华上下五千年100名科学家的风采,突出互动性、参与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游客在游览活动中认知科学,普及科学知识。要积极开发塔子坝水处理中心、光友薯业博物馆和江油老君山古硝洞遗址群,形成科技旅游后备产品。要坚持把科技旅游与城市旅游相结合,加快越王楼、富乐山、绵阳“三江会客厅”建设,将步行街、文化广场、铁牛广场、五·一广场等城市景观进行整合打造,形成以科技旅游为主体的城市一日游、二日游产品。积极开展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和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设施建设,形成旅游产业链。大力开展对绵阳科技城和科技旅游的宣传营销,以“科技绵阳、李白故里”为宣传口号,大力提升绵阳科技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从而树立科技旅游品牌。

               着力打造三国文化旅游线路

    围绕全省打造三国文化国际旅游精品线的目标,把绵阳打造为三国文化旅游主线上的重要支撑城市,把富乐山、七曲山打造为三国旅游线上的重点景区,把罗浮山温泉、千佛山、寻龙山、科技城科技(工业)旅游产品、西山景区、中物院“两弹城”基地旧址、西羌九黄山、李白纪念园、窦圌山、仙海等景区打造为重点配套景区,把梓潼文昌镇、平武南坝镇、江油青莲镇、游仙沉抗镇打造为重点旅游小城镇。一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急救体系建设、通讯网络建设、三国文化旅游信息化建设、沿线三国文化普及与氛围营造工作。二是沿线旅游经济区标准化建设。按照标准,围绕重点旅游景区、旅游通道、旅游城镇三个环节加快三国文化旅游建设,形成三国文化旅游经济区。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重点是推进七曲山、富乐山、西山景区等三国蜀汉文化景区、景点建设。旅游通道建设重点是绵梓路和108国道七曲山改线段建设,在全线路设置“旅游区”、“餐饮场所”、“旅游购物点”的标志标牌,并按省上统一格式标注中、英、日、韩四国文字,设立交通警示标志。改扩建现有公里沿线加油站,完善卫生间和汽车救援、维修设施,设立求救电话号码提示牌,扶持兴建一批服务设施齐备、反应迅速、服务标准的星级汽车维修服务站。建设七曲山汽车营地和上亭铺古驿站旅游等自驾车营地。三是沿线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推出三国文化旅游特色餐饮,建设三国文化旅游主题酒店,开发三国文化旅游纪念品和三国文化娱乐产品。力争改变我市在全省旅游格局中边缘化的现状,提升我市在全省旅游尤其是三国蜀道文化旅游中的地位。

                   全面提升旅游景区景点品质

    继续提升六大精品景区软硬环境建设。按照国家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的要求,继续加大六大精品旅游区建设,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完善接待设施,增加游客参与体验项目,积极培育精品景区新亮点。巩固窦圌山、七曲山、西羌九黄山、平武报恩寺在已获得国家AAAA级景区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增加吸引游客的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李白纪念园、千佛山、富乐山景区要积极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西山景区、圣迪乐村、“两弹城”旧址要积极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按照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标准,科学规划,全面整合资源,加快开发建设,将仙海景区和罗浮山温泉度假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加强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抓好虎牙旅游公路、九环线响岩淹没段改造工程、小寨子沟旅游专用公路建设。启动科技博物馆至仙海景观大道建设。完成北川至桂溪、梓潼至江油公路改造和提升等级工作。在主要旅游道路上继续完善安全标识标牌、波形护栏、减速板等安全设施。加大协调力度,力争打通三台—大英公路到中江出口,连接成南高速。2008年底前完成梓潼文昌镇、平武南坝镇、江油青莲镇、仙海沉抗镇的旅游小城镇的规划修编工作。

积极发展特色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对推进我市富民惠民工程、扩大就业渠道、加快旅游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按照《四川省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标准》,重点在绵江产业带、涪城及游仙近郊、北川玉皇山、三台县城近郊发展不同类型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引导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提升档次、形成不同特色。

                   充分发挥绵阳旅游集团在旅游企业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绵阳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要尽快完善机构,建立集团化经营管理的有序高效运转的机制。吸纳熟悉集团化经营管理的优秀人才,积极开拓投融资渠道,加大旅游建设项目的投入,确保2008年内虎牙旅游景区建成开业,富乐山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启动仙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尽快形成主营业务突出、经济效益良好、投融资能力强、产品成龙配套、产业影响带动力强的绵阳旅游龙头企业,从而推动绵阳旅游产业不断加快发展。

               强势营销绵阳旅游,全面提升绵阳旅游的知名度

    按照“巩固省内市场、扩大国内市场、开拓境外市场”的基本思路,精心包装旅游项目,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强与主要客源城市旅行商和各种媒体的结合,进一步增强绵阳旅游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入境旅游主推三国文化旅游和李白文化旅游产品,主要面向日韩、港澳台、东南亚市场。国内旅游要进一步深化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已有的主要客源城市的宣传促销工作,重点抓好绵阳通航城市和重庆、成都、西安等周边高速公路延伸城市的巩固和挖潜。省内市场主要定位在成都、德阳、广元、南充等毗郊城市。加强省内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的开发整合和区域合作,做到市场共拓、客源共享、信息互通、行业共管。

                    全面提升绵阳旅游产业服务水平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健全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落实旅游安全工作责任制,建立旅游安全工作应急处理预案,完善旅游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在全市旅游行业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活动,加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的宣传,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的文明素质。扎实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和标准化服务,建立旅游企业信誉等级评估、公告体系和违规记录公示制度,规范旅游经营单位和经营者的经营服务行为。抓好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导游人员、景区讲解员队伍建设,抓好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管理和服务队伍。以一流的旅游服务、一流的旅游环境提升绵阳旅游形象。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