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半年发展趋势看,在全球经济增势减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宏观环境下,四川经济在这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已呈现出由高速增长转为平稳较快增长的阶段性发展趋势。那么下半年四川经济的新引擎在哪里?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从新一届政府释放的信号来看,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引擎之一,城镇化不仅被新一届政府视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更被看成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中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今后一二十年中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每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对应的都是上千万人口以及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和消费。展望未来,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也是四川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四川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6月26日在一会上透露:今年力争全省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以上,新增城镇人口150万。那么对四川而言,此举将带来巨大的投资和消费。
加快发展电子、汽车等优势产业
今年上半年,我省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63.4%,汽车增长12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7.4%,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1%,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2%;作为我省培育壮大七大优势产业之一的电子产业,5年内销售收入力争超过10000亿元。
根据政策目标,“十二五”后3年,中国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权威部门测算,到2015年,中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成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消费的重大利好。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促进信息消费,不仅能够有效拉动需求,更能够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推动产业转型又利于民生改善、既稳增长又调结构,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省还将加快推进七大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引导钢铁、稀土、白酒、化工等行业整合重组,针对七大优势产业领域产业链缺失环节,积极承接重大产业转移,支持本地企业积极为龙头企业提供配套,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
加快释放重点区域发展潜能
省委财经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指出:加快释放重点区域发展潜能。积极推进天府新区、川南经济区、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8市1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芦山地震灾区等区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7月15日国家公布了《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提出用3年时间完成恢复重建任务,使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得以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约为860亿元。中央政府以及省市各级政府灾后重建的资金投入也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
加快发展服务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服务业是扩大就业的最大容纳器,中国将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战略举措,作为推进“新四化”的重要方面,作为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突破口,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取向,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坚持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中国服务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块“短板”。2012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份额,也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低10个百分点左右;就业比重也明显偏低。差距就是潜力,四川服务业与全国一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服务业,对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际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肖龙联)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