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农田水利大发展 “河排堰”再绣美好明天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3-05  发稿编辑:景秀丽

QQ截图20130305172119.jpg

 

走进农历癸巳年又一个绚丽的春天,中国科学城绵阳市的绕城高速正在这儿横空出世。3月1日,笔者在三台县永明镇白庙办事处石碑垭村看到,十多台大型机械设备正在河排堰农村水利建设工地紧张施工,一座总投资700万元、蓄水9万余立方米的大型山坪塘正在迅速崛起。

据了解,永明镇石碑垭村多年来一直沿用的是绵阳市游仙区观太地区小河溪涧流淌下来的武引一期剩水,是当地有名的旱山村。为改变村社群众用水难,永明镇党委、政府会同村两委,多次就蓄水工程建设问题进行规划和研究,并与群众代表进行认真讨论,形成了“主动发展农田水利,改变穷山恶水面貌”的共识。于是,利用接近绵阳城郊的优势,由当地老百姓出地,结合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土地流转政策(每亩600至800元的承包费),引入大户和业主“绵阳涪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渐成一致行动。从2012年11月中旬开始至春节后的2月底,工程形象进展已达60%,完成基建投资达400万元。山坪塘“河排堰”4月底全面建成后,蓄水面可达百亩,天然渔业也将同步跟进,从而化解当地两村九社2100多亩农田灌溉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难题。

三台县永明镇石碑垭村党支部书记苟鑫说:“河排堰”综合整治工程由过去4口大埝塘以及附近所延伸的八十多亩荷塘整合而成。项目工程建设获得了县水务局、农机局、国土资源局的高度重视,部门领导和农水专家多次到现场开展技术业务指导,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永明镇党委书记谢辉表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一号文件,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坚持由地方党政引导和补助性撬动,农民群众依靠土地合作于公司大户进行收益和再务工,通过大力引入民间资本,加快水利、道路等配套建设,一个集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和市郊乡村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四川农业强县农建新模式正在这里悄然起飞。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