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四川150多万套保障住房已建成


省级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平台将建立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8-20  发稿编辑:景秀丽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 李洋)昨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举行记者见面会,省住建厅厅长何健介绍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来该厅所做的工作,特别就涉及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的民生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其中,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八条措施和“4·20”灾后重建成为关注的焦点。

省级新型城镇化发展

专业投融资平台将建立

“全省住房保障建设当中还存在着怎样大的困难?”对此,何健坦言,资金问题是最关键的。

何健介绍,四川省保障住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150多万套保障住房,规划到“十二五”末要建成270万套保障房。8月16日在南充召开的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现场会上,提出了四川省将出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八条措施,从金融政策、土地政策、扩权改革、人才保障等方面推进旧城危房和棚户区改造、小城镇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何健特别指出,八项措施重中之重是金融措施,四川省将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构建适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和金融服务模式,采取多种方式组建多元化的新型城镇化专业投资公司。同时,将组建省级新型城镇化发展专业投融资平台,筹集资金支持旧城危房和棚户区改造、小城镇建设和城市新区建设。

“银行已经授信1700个亿的资金准备投入四川,预计每年至少有300个亿的资金计划投放到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这个融资平台预计在不久的几个月后就将正式建立。”何健表示。

科学进行“农房强制设防”

把百姓安全放在第一位

提起“4·20”灾后重建,何健指出,省上对此专门强调,这次的灾后重建一定是进度服从安全和质量,绝不抢工和抢进,要科学进行农房强制设防。“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进度相对5·12的灾后重建要合理地慢一点,我们要真正确保老百姓的房屋安全和质量过关。”

“4·20”灾后重建工作中,农房的拆除和农房强制设防的问题成为关键。何健指出,原来灾区农房的建设,大多是农民自建自管,没有政府的标准监管和科学建设做保障,很多农房建设质量不过关,遇到特大地震容易损毁倒塌。对此国家提出科学规划拆除不符合建筑质量要求和错误选址的农房,要科学进行农房强制设防。而这里一定要强调的是,拆除农房必须在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监测的前提下进行。

为保证农房建设的质量合格,省住建厅专门培训基层干部、工匠,并抽调大量技术人员到基层进行针对性指导,以确保农民建房的科学、规范、安全与质量。

此外,灾区百姓群居房的建设选址问题,何健表示,目前没有大规模地选址设计房屋,正在科学合理地选址,每一处农房的选址都由建设部门牵头和交通、水利、林业、国土等相关部门共同科学规划选址。“灾后重建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建设,把老百姓的安全福祉放在第一位。”何健坚决地说。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