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玉河镇更新现代农业观念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8-08  发稿编辑:韩春梅

 

编者按:玉河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党委中心组学习为契机,充分发挥“盐泉大讲堂”对全镇党员干部、种养殖大户等群体的教育,灌输科学种养殖知识、引导群众转变产业发展观念,改变以户为单位的经营不能抵抗市场风险现状。按照年初“一园二核三基地”统一部署,使全镇产业发展有序推进,目前家庭农场初显雏形,土地流转、集约经营、一社一业得以显现。

 

1.jpg

玉河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在巩固原有经济产业成果上,深度挖掘地缘优势,加快发展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和农业专业合作社,更新现代农业观念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科学引领,开阔思路。近日,玉河镇组织村四职干部、产业大户和全体机关干部共计150多人聆听国家农业部教授孟繁隆同志到会进行农业产业化知识讲座。孟教授就加快农业产业发展讲了三方面内容:一是玉河地处偏远,巨资产业的发展和重大项目的引进可能性小,所以最现实的就是发展农业生产,针对农业的发展,孟教授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后现代农业,作了深入细致的阐述。二是现代化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现代化农业的特点是机械化操作、规模化经营、科技含量高、品质有保证,虽然投入大,但产出多,效果更持久。三是根据玉河浅丘地带的特点,短时间内发展上百亩、上千亩的连片经营一些品种,可能小、投资很大,所以玉河目前可以小规模土地流转,实行家庭农场种植经营,以后根据群众观念的转变逐渐扩大规模化经营,争取早日实现玉河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子。

2.jpg

受益匪浅,催人奋进。听完孟教授的生动讲课后,与会人员反响强烈,认为“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发展”,认识到:一是传统农业局限了百姓收入,导致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土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所以增强土地流转大户加快土地流转势在必行。二是现代农业是今后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农民自愿转让、租赁给种养殖大户进行集约化经营,既解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匮乏,又为留守人员创造了就地务工条件,增加了农户收入。三是强化引导,示范带动。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村社干部要率先垂范,转变观念,学习现代化农业知识,经营现代化农业,以现代农业知识让群众感觉到实惠、看见实实在在的效果,这样就更能让群众尽快转变观念,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四是现有产业大户通过聆听明白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增加了在今后产业发展上的信心和决心。

理念更新,效果明显。一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镇党委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全方位外联内引,成功引进5家企业流转土地发展农业经济。如:梓潼县梓椒公司在三个村种植海椒300余亩,安县夕阳红葛根种植公司在花竹林村集中流转80余亩土地种葛根,大学生创业园在白庙村流转100余亩土地养殖波尔山羊,波尔山羊的数量由原来的10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300多只。二是家庭农场蓬勃发展。通过两年“十大状元”评选对种养殖大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镇现建成家庭农场11户。如:天宝寨村的党支部书记朱正享流转60亩土地建成葡萄和藤椒两个家庭农场;白庙村窦明龙流转120亩土地进行粮食生产、水稻制种等产业;道碑观村顾仕界流转土地80多亩种植芦笋。所有这些现代化农业的经营模式与先前的传统种植业相比效果明显,收入大大增加,其中每亩至少比原来多收入1000-1500元。三是加快订单农业步伐。联户经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走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之路,目前建成专业合作社4个,如:牛心山村、四房湾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生猪1.1万余头;雨台果桑专业合作社种植果桑200亩,年产30多吨,成功举办2期果桑采摘节。

注释:孟繁隆,原农业部信息中心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教授。现己退休。现担任彭州市三界镇政府经济发展顾问,先后给三界镇成立四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有两个国家级合作社,一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鸡场。另建成一家现代化脱水蔬菜厂和一家标准化、规模化养牛场。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