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军民融合 创新发展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1-05  发稿编辑:刘庆

——小议加快绵阳科技城建设的突破口

    话题背景


    从2001年国务院批复 《绵阳科技城发展纲要》到今年,绵阳科技城建设已经走过九年历程。九年来,科技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受体制、政策、人才、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及地震灾害的影响,科技城建设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科技城的突破口在哪里?

    11月2日,《绵阳日报》发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靖平在全市科技大会暨军民融合对接会上的讲话。讲话高屋建瓴,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路径,读后令人耳目一新,振奋清醒。笔者认为,讲话为加快绵阳科技城建设找到了突破口,这就是: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我们在加快绵阳科技城建设中,应找准以下着力点。


    必须运用创新思维,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创新发展和军民融合是科技城建设的大政方针和基本路径,是源动力和核心动力。所谓融合,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改革开放,共谋发展,不仅要军转民,也可民为军,还可军民共同研发。融合的结果,必然产生新体制、新机制、新成果、新产品、新产业,促使科技城建设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真正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实验基地和试点城市。


    必须明确科技城建设的主体和基本路径。科技城建设的主体是科研院所、企业和广大科技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党和政府是领导力量。广大科技人员和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动力。因此,发动和依靠群众,特别是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加快科技城建设的根本动力。因此,要大力引导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绵阳,并在此施展才华。首先用好现有人才,同时引来大批人才,还要吸引专业归国人才,从而提升科技研发的能力,促进军民融合型国防科技工业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聚集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好军民融合新技术产业市场交易平台和信息网络平台及科技城建设的产业平台。


    必须进一步优化科技城建设的发展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为绵阳科技城发展创造提供了这么好的机遇和条件。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城市和交通设施建设,创造文明、卫生、平安、宜居的人文环境和各类人才大有用武之地的广阔平台。吴靖平书记说得好:“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绵阳科技城建设,需要丰富的人才资源做保障。科教兴,人才兴;人才兴,则绵阳兴。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绵阳科技城发展之路定会越走越宽阔。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