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近年来,工业园区成为三台县承接招商引资项目的重要平台,扛起了该县工业经济的大旗。在“变困难为机遇、变重建为发展、变起立为起跳”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开发开放、创业创新”的园区精神,正是这种创业发展的奋斗精神,使得该县园区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工业企业争先投资发展的“福地”。目前园区入驻的规模企业已达58户,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2.78亿元,同比增长58.49%。
1-11月,三台县实现财政收入7.5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6.2%;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21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1.9%;招商引资到位内资32.0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3.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3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99.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占年目标任务的81.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4亿元,占年目标任务的90.3%。
江油工业园进驻千万元项目19个
为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今年江油党委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把工业园区作为平台之一,坚持政府搭桥牵线,园区主动对接的工作思路,以政策引商,以服务留商,全力以赴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接洽、协调、服务、宣传工作,力争创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坚定投资者信心,以确保招商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同时,江油党委政府还与江油工业园区一道,精心构建信息平台,拓展招商引资信息资源,并结合“1525”工程的实施,及时与各部门衔接,筛选和收集各类项目,对项目进行分类整理,选定重点跟踪项目、重点推介项目、储备项目,并重点跟踪项目实行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确保项目落地成功率。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今年江油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截至目前,截至目前,江油工业园区今年已引进上千万元项目19个,其中过亿元项目7个,完成合同引资25亿元,到位资金7.9亿元,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年度招商引资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在江油工业园区引进的19个上千万元项目中,1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余项目正在积极报建中;所有项目全部达产后,可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5000余个,实现税收5亿元以上。
安县做好“魔芋增收”大文章
作为全国的“魔芋之乡”,安县把魔芋产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主导产品来抓,一方面向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扩大种植规模;另一方面积极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等,推进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随着种植户的增多,部分乡镇依托安县政府的扶持政策,建立基地,以形成规模种植。桑枣镇今年投入120万元灾后重建产业化补助资金用于良种采购,新增魔芋种植2000亩,良种繁育基地达到800亩。据了解,今年安县全县魔芋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可收鲜芋4万多吨,实现产值1.4亿元。
为延伸魔芋加工产业链条,安县致力于走精深加工路线,目前全县已有11家规模较大的魔芋精粉加工厂,年加工魔芋精粉3500吨,出口创汇600多万美元。今年8月,安县被认定为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今年10月,安县魔芋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这两个认证,为安县魔芋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安县魔芋产品的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今年安县魔芋加工企业预计可生产精粉4000吨,实现产值1.8亿元。安县魔芋加工企业除了生产魔芋精粉,有的已经开始尝试制作魔芋仿生食品,走精深加工路线,增加产品附加值,占领更多的市场。
盐亭提升现代农业综合生产力
今年以来,盐亭县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投入和加快灾后重建机遇,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综合生产力。
今年以来,该县投入资金7340万元,推进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建成通乡公路4条36公里、通村公路100公里,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加固客运站点4个;投入资金2.25亿元,完成98座震损小型水库整治,建成集中供水工程55处、分散供水1820处,解决22.79万人饮水安全,维修、整治病险水库24座、技改29口,整治精修493口;新建石河堰16道、维修243道;新建蓄水池489口,修复水毁工程412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1510万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75万亩,恢复改善灌面1.5万亩。投入资金2500万元,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新建农村沼气服务网点21处,新建户用沼气池3000口、300立方米中型沼气工程一处、联户沼气池90户;修复地震受损沼气池550户;填埋报废沼气池800口。投入资金4470万元,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新建电力提灌站9处,技改113处6450千瓦,维修提灌设备397台/套13700千瓦,全县农机总动力增长10.9%,已达24.8万千瓦;全年完成农机机耕51万作业亩、机播2万亩、机械收获15.3万亩,农机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5.4%、达到33.8%。
游仙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
今年以来,游仙充分利用绵阳科技馆、中华科学家雕塑园、球幕电影等科工旅游资源,借助富乐山、李杜祠等汉唐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依靠芙蓉汉城、老龙山、仙海水利风景区、紫阳桂花湖等都市近郊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三产上档升级。目前,全区已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个、农家乐179户。截至目前,该区今年乡村旅游收入已达3.71亿元,接待游客83万人次,所有指标超过去年全年水平。作为我市首个“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老龙山,分布着21家星级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超过14万人次,营业收入达500万元。以老龙山为龙头,游仙区的乡村旅游品牌也越叫越响亮,日前,该区成功通过评估验收,成为全市首批省级乡村游游示范区。
游仙还通过举办老龙山“一会三节”、仙海金秋环湖自行车比赛、芙蓉汉城美食节等旅游活动,进一步扩大全区乡村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依托近郊优势,加大乡镇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松垭昊生态农庄、小枧万亩梨园为代表的农事休闲体验旅游项目资源。积极引导西蜀绣院等手工艺旅游商品进驻乡村旅游景点,让游客既能观赏又能体验到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旅游内容。游仙还规划并加快打造以青龙山为中心的阳光运动休闲旅游区。项目建成后,将贯穿“运动、休闲、度假”三大主题,突出“动感山水、艺术田园、美好农村、五彩农业、天下农民”五大资源等特色,成为我市一流的都市运动休闲度假旅游地。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