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人口计生工作再创佳绩
梓潼县按照 “一主三化三加强”和“三个加快”的发展路径,牢固树立“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景尽其观”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农业富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和谐发展”发展战略,坚持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以深化综合改革和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长效机制为总揽,坚持“围绕一个中心,开展两项创建,抓好三个重点,强化四个保障”的工作思路,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25‰以内,政策生育率达到93.05%,综合节育率为91.51%,长效节育率为87.7%,全系统重建项目24个开工22个,占年度任务的314%,超额完成任务。超额完成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目标,连续9年保持了“人口零增长县”殊荣。
深化认识 组织领导有新举措
梓潼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点,继续坚持“定期安排部署人口计生工作、定期听取人口和计生工作情况汇报、定期研究解决人口和计生工作重大问题”的三定期制度。始终坚持和完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人口计生工作管理责任制,规范“县乡党政线、县级部门线、业务目标线”的“三级”考核制度内容,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梯级目标管理办法。
强化基础 业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创建全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工作进展顺利。梓潼县委、县政府把争创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发文件,召开动员会,配套工作措施,创优工作全面展开。加强对计划生育服务站和计生技术服务人员的管理。开展了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的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以关心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为落脚点的生殖保健服务、以提高人口素质为切入点的优生优育服务;广泛宣传,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利用“三查一治”,开展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和打击非法计划生育手术、非法取环行为;开展“关爱女孩”、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关心妇女生殖健康和开展孕期保健服务,在石牛、三泉两个乡镇开展出生缺陷干预试点,效果良好。
计生村民自治“三村”创建效果好。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摸排疏理出341个村中符合“三村”建设标准的村(居),按照硬指标符合三年无超生、二年无超生、当年无超生的不同对象制定红旗村、先进村、合格村创建目标;在梓盐线、梓江线、梓绵线等地选择符合条件的乡镇村进行亮点打造,各乡镇选择2—3个村进行创建,全面展示长效机制建设和“三村”建设;制定局机关干部和乡镇领导联系“三村”建设的制度,做到目标到村、责任到人,坚持定期检查评比、指导落实,并与年终奖惩挂钩。
长效机制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认真落实《关于实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重点项目加快新机制建设进程的通知》精神,加强乡(镇)计生办、村计生服务室和生育文化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了以文兴乡展示综合改革、石牛镇柳林村展示标准化建设和文兴乡双凤村长效机制及生育文化建设的示范点。规范统计工作流程,县上每季度进行一次情况分析,规范帐、表、卡、册、簿,制定信息管理规范文件;乡(镇)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会前抽查1-2个村的人口计生工作信息,进行工作分析交流,会上解决1-2个问题。全市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现场会在我县顺利召开,有力的提升了我县的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加强生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通过发挥计划生育宣传网络作用,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制作了标志性公益宣传画和固定标语50幅(条)、建成生育文化大院、生育文化中心户60余处,村居委会都设置了宣传栏和张贴栏,全县企事业单位设立宣传橱窗30余处,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开展宣传,开辟宣传专栏、开办专题宣传栏目,每年展开2次集中宣传,做到了电台有声音,电视有图像,报纸有文章,网络传媒有网页,村居有阵地,农户家中有资料。
关注民生 计生惠民工作呈现新亮点
落实兑现奖扶政策及资金。确认2009年符合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条件对象38651户、72541人,发放奖励金2176230元;确认符合2009年农村计生家庭奖扶对象新增人数2867人,其中国家奖扶对象2559人,58、59女性对象308人,发放奖励金2064240元;确认符合2009年计生家庭特扶对象共计211人,其中子女死亡49人,独生子女伤残162人,发放扶助金241440元。
开展系列计生惠民活动。投入资金4.2万元开展了地震后再生育全程技术服务工作,已经有一对育龄夫妇实现再生育愿望,有一对育龄夫妇已经怀孕即将实现再生育愿意。免费为育龄群众查环查孕56748人次,核实报销免费手术金额35万元,免费发放药具7269人次,结合“三查一治”开展关爱妇女健康,组织生殖健康检查14680人次。投资3万元,率先在石牛镇、三泉乡等地启动开展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作,免费推广发放叶酸,随时跟踪随访掌握妊娠动向。
全面完成年度计生“三结合”帮扶目标任务。落实计生“三结合”帮扶部门30个,建帮扶基地30个,落实新增户180户,联系户407户,帮带户600户,为帮扶户提供资金12万元,化肥5吨,技术信息11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全面完成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侯登富 本报记者 罗蓉)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