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全力抓好社会事业项目重建
游仙区在社会事业灾后重建工作中,为确保用有限的资金建好所有项目,采取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归并整合优势资源,严格管好资金等措施,确保了社会事业重建务实推进。截至9月上旬,该区教育、卫生、计生、民政设施等205个社会事业重建项目已开工建设145个,开工比例71%。
游仙区把科学合理规划、严控建设规模作为务实重建的重要基础。该区对需重建的社会事业重建项目根据资金到位情况进行统筹安排,设计配套量力而行,严格控制建设规模,避免烂尾楼工程。文教、卫生事业重建先期启动了教学楼、学生食堂、医院综合楼、厕所等办学办院基本用房,确保明年春季基本投入使用。敬老院建设根据镇乡五保人数情况,分类别进行建设。村居组织活动阵地根据所辖人口和发展需要,分成三类标准规划设计,并统一建筑风格,杜绝贪大求洋。同时,对能改扩建项目决不搞新建,该区卫生系统6个项目都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原建筑加固后使用,改扩建了部分功能用房。
游仙通过对部分社会事业的重新调整布局、整合各种优势资源,不仅节约了建设成本,更实现了“1+1>2”的互补效应。该区结合灾后重建,将办学条件不足的观太等3所中学就近撤并到教育资源优良的学校,归建了玉河、石板等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了中小学优势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将2所职工卫生服务点归并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既减少了建设成本又实现了优势互补,群众就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在村居活动阵地建设中,把涉及到的卫生、计生、警务室等民生项目整合重建,既降低了成本、节约了用地,又便于今后的管理使用。
梓潼加速构建“通道经济”大格局
今年以来,梓潼县加速出口通道建设,精心编制交通项目,拟从绵广高速新安段连接梓潼修30公里高速公路,项目已完成编制工作。在加强出境公路建设的同时,该县大力提升通乡公路等级,加大通村通社通户道路建设力度,打造“通道经济”,全面修复了震损和重建受损的道路、桥梁以及交通配套设施;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和畅通工程,以“一纵六横”为重点,全面提升通乡道路等级、完善配套设施,突出抓好进村入户的村道建设。截至目前,梓潼县通乡公路硬化率达70%,年底可达90%,村道硬化率现已达40%。同时,加大公路沿线产业经济发展,打造从罗汉桥到七曲山(国道108线梓潼段)的观光旅游经济带,打造县城至乡镇、联通村社的八大农业基地产业经济带,实现交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以大交通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目前,绵梓一级公路、省道302线梓潼段及梓潼县城到七曲山大庙路段建设、改造工程均已完工,大大方便了周边地区游客。梓潼到两弹城景区的一级公路今年开通,越来越多的人到邓稼先故居参观,公路沿线农家乐、车友驿站等三产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幸福农家乐、帝乡农家乐等6家农家乐已成为108线梓潼段的品牌农家乐。
随着路网的完善,龙头企业落户梓潼。随着302线梓潼段的开通,建丰林产公司于2007年落户梓潼,现已建成两条生产线,年创利税近千万元。建丰老总坦率地说,梓潼连接剑阁元山、南部铜坪等出境公路改造升级后,交通便捷,那边丰富的原料能及时运过来,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原料成本。随着梓潼路网建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优势企业落户梓潼工业集中发展区,梓潼已初步构建起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建材加工三大工业集群。
当前,梓潼正在进行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到年底,梓潼到最边远的乡镇不超过1个小时车程。便捷的交通,吸引了剑阁、南部6000多居民到梓潼购房置业,众多地产商抢滩梓潼,梓潼县城人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公路经济带动梓潼三产快速发展。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