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鱼腥草分粗细卖摸准市场准赚钱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9-27  发稿编辑:刘庆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大河村的土里,埋藏着数不清的财富——这里埋着的细长草根叫鱼腥草,也叫折耳根,能食用,晒干的叶片还能做药材。同样是鱼腥草,收购商的要求却不相同——有要粗的大棵的,有要细的像毛线一样白的;要是弄错了粗细规格,卖不上价不说,进的货也会砸在手里。鱼腥草分粗细不同卖,是近几年才有的变化,而这变化的原因,还得从修文县大河村的农民王方仁的一次旅游说起。


    王方仁种植鱼腥草有近十年的时间。2003年,他到四川游玩,发现那里的鱼腥草药味相当重。鱼腥草含有一种叫癸酰乙醛的物质,是它气味的来源,也是药性所在。晾干的鱼腥草叶子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王方仁想,凭这个气味,四川的鱼腥草药用价值要高得多。每年8月前后,四川的鱼腥草叶子1公斤能卖3元左右,王方仁当即决定引种。新品种比家里原来的品种粗1倍,1公斤差5角钱左右,而且产量高,一亩地能产四千公斤左右,他想,这一笔买卖就能赶上往年卖一季鱼腥草的收入了。经纪人王方太跑100公里外的黔西市场,发现那里的消费者喜欢粗根的鱼腥草;粗的经过盐炒,草根还不小,而细的用盐一炒就变得很小。由于既高产又对销路,2005年,叶大根粗的鱼腥草在修文县就取代了老品种;种植叶大根粗鱼腥草的农户都收入几万元,最多的卖过三万多元。


    大河村的杨碧芬家也种了几亩粗根鱼腥草。她的鱼腥草人家却怎么都不肯收购。杨碧芬听说有个经纪人专跑贵阳市场,也跟着来到贵阳市的批发市场。她发现贵阳人喜欢细的,凉拌吃。于是杨碧芬想改种一半细棵的鱼腥草;可市面上没有现成的种子。镇上的技术员让她在施肥上欠缺一点,于是杨碧芬刻意少施肥。经过几轮的选育,她种出了细棵的鱼腥草,但同时也成了大家笑话的对象,那时她周围的人都在比谁种的鱼腥草根粗。这时,粗根鱼腥草在周围几乎长到了各个角落;随着供货量猛增,价格也降下来了,卖到0.8元1公斤;可杨碧芬的细根鱼腥草却卖到5元左右1公斤,她成了笑到最后的人。


    这一赔一赚的对比,让大家回过神来,赶紧都学起了杨碧芬种鱼腥草的买卖经——贵阳老板要细的,黔西老板要粗的,天天都能赚钱。现在修文县的鱼腥草种植面积达到上万亩,粗细两个品种各占一半。(文修)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