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人武部通过采取“纳编专业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保障机制”等有效举措,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有力地推动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发挥地方人才资源优势,整组编兵纳编专业人才。该县人武部在民兵组织调整和兵员编配过程中,充分发挥该县背靠科技城,辖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技术含量较高的国营、民营企业和政府各行业系统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精干、可靠、管用”的原则,调整编兵思路,改善编兵布局,瞄准军地通用性强的通信、医疗、卫生、运输、传媒等专业技术保障人才,及时将他们编入民兵组织,把政治思想素质过硬、文化程度较高、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充实到民兵干部队伍之中。使民兵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民兵队伍的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占到了民兵队伍的 32% ,以更加适应当前非战争军事行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和未来局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需要。
发挥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培训。该县人武部充分发挥地方党校、专业技术学校的科技城大专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采取“挂钩带训、委托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民兵队伍人才的培训,提高民兵队伍的人才培训效益。同时,结合“长林公司”、“林江公司”、“凯特包装”、“华西药业”等大型企业生产季节性较强的行业特点,以生产岗位为平台,以自身岗位为载体,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把军事训练融入工作、融入生产,先学技术练技能,后再集中组织军事“补差”训练,既照顾了企业生产,又达到了军事训练的目的,做到了生产、军训两不误。今年以来,军地联合共选送民兵干部 50 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地方院校和党校培训,开展“岗位练兵”“补差训练” 240 余人次。
发挥地方物资资源优势,建立军地联合保障机制。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离不开有力的物资保障。该县人武部充分发挥地方物资资源优势,协调地方党委、政府,与财政、发改商务、交通、医疗等部门协作,组建了县国防动员委员会经济动员、交通战备、后勤保障等办公室。民兵队伍装备和遂行任务后勤保障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建立专门帐户,做到专款专用,逐步走上民兵装备社会化。梓潼县近日召开的 2009 年议军会议定:县财政将注入专项资金,加强民兵救援队伍信息指挥系统建设,充实民兵队伍装备,弥补因去年“ 5 · 12 ”抗震救灾、“ 9 · 24 ”抗洪抢险和今年“ 7 · 15 ”抗洪抢险造成的装备损耗。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