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农信社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主动为地方恢复重建和企业发展着想,通过开展“农村信用社灾后重建、拉动内需融资对接项目大行动”,建立“倒逼机制”,为地方恢复重建、企业创业发展搭建融资捷径,破解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双重“瓶颈”。
省联社绵阳办事处针对县域经济和企业发展需要,转变农信社过去“等客上门”和“有求于我”的被动形式和思想,建立信用社主动找项目、地方党政积极推介项目的“倒逼机制”,本着抢项目、精筛选,强对接、做落实,不流形式的原则,自3月下旬以来,在全市各县(市、区)轮流开展为期10天的项目融资对接大行动。组织全辖县联社领导成员、业务骨干,深入各县(市、区),与地方党政及相关部门、企业业主一道,面对面,实话实说,由各县介绍灾后重建项目,企业业主提出信贷需求,信用联社现场为企业化解融资“瓶颈”。在此次行动中,通过建立社、政、企互动的良性协调、沟通机制,9个县(市、区)向农信社推介新的企业(项目)428个,信贷需求101亿元。
全市农信社在充分掌握信贷资源信息的的基础上,及时筛选、确定一批优质新投资项目,采取最高额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社团贷款、搭桥贷款等多种形式,把握时机,用好、用活、用足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做到早投放、快投放、多投放。如游仙、梓潼联社通过社团贷款1300万元支持绵阳嘉益建筑安装公司地震灾后重建学校工程。截至5月末,全市农信社已向57个项目投放贷款15.4亿元,有效支持了公共设施项目11个,建筑建材项目13个,农林牧渔业项目12个,采矿制造业8个,其他产业12个,并通过这“惊险的一跃”,拓展并占领农信社的信贷市场,赢得党政、企业、信用社“三满意”。(李发继 蒲天国)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