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四川农信社紧紧围绕中小企业发展重点,按照银监部门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六项机制”的要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投入,有效地支持了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截止2007年12月末,全省农信社中小企业授信户数达15.5万户,较年初增加1.49万户,表内外授信总额达593.06亿元;中小企业贷款额为579.6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1.9%,较年初增加105.22亿元,增长22.2 %。
明确定位强指导
近年来,四川农信社始终把中小企业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支持对象,坚持把支持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新形势下深化支农工作的有效切入点,按照“完善六项机制”要求,切实加大了支持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联社高度重视,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二是坚持市场定位。省联社成立之初,就明确地提出把中小企业作为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客户。三是加强政策指导。省联社在深入实地调查,充分了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具体信贷政策规定。
立足服务抓创新
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财务信息不透明、经营上不确定性大、承受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弱等制约因素,加上自身经济灵活性的要求,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更多的依赖内源融资、金融机构贷款和融资规模小、频率高、流动性强等特征。四川农信社及时把握中小企业独特的多元化信贷需求,在传统信贷服务基础上,着力于信贷产品、方式和营销创新,切实解决其融资难问题。
开发信贷产品,满足中小企业需要。为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四川农信社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专门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量身定做了中小企业“跨越通”信贷业务,配套创新了系列中小企业信贷产品,以不断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
创新贷款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四川农信社针对中小企业因抵押难而出现的贷款难问题,一是积极推行了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对管理规范、资本金充足、风险可控、信用等级在AA级以上的专业担保公司,担保贷款比例放大到5—10倍。二是积极开展商标权利质押等贷款担保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三是积极推行了存货、仓单、提单、保单质押,应收账款、经营权、收费权质押。四是扩大第三方保证范围。
搭建服务平台,打造中小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四川农信社注重在服务上做文章,即完善信贷授权机制;搭建营销平台;推行客户经理制;实行客户经理包片服务,开展“零距离”营销,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贴身服务。使市场拓展和客户营销从被动变为主动,不断增强了支持中小企业服务功能。
加大投入供需求
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信贷资金投入很关键。四川农信社立足四川的区域经济实际,切实加大投入,适应不同层次客户多样化的需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贷款难”和“难贷款”的矛盾,积极支持了一批信誉好、实力强、有市场、有特色优势的中小企业。最近两年,四川村信社就新支持发展中小企业客户1.8万个。特别是去年9月试点中小企业“跨越通”信贷业务以来,全省评级授信工作初见成效,仅17个试点单位到2007年末,就评定信用等级1163户、授信金额39亿元,已累计为740个企业办理跨越通信贷业务16.7亿元,现有余额13亿元,支持企业实现产值70亿元,同比增加21.5亿元;支持企业实现利税8.6亿元,同比增加2.8亿元。仅今年1-2月,简阳、雁江、广汉3个联社通过办理“跨越通”信贷业务,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市场占有率较试点前提高13.8个百分点。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