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为高位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业技改投资奋斗目标,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市经信委通过狠抓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优势产业,全市工业技改投资超完成全年奋斗目标任务:截止去年12月底,2011年我市共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26亿元,同比增长27.1%,总量排名全省第三位,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在全省技改投资的占比由2010年的6.1%上升至6.5%,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205亿元)的110%,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年度奋斗目标任务(225亿元)的101%。去年我市工业技改投资高位求进、加快发展态势明显,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绝大部分县市区(园区)技改投资持续高位增长,农科区游仙区和安县名列前三。2011年,全市13个县市区(园区)中,有12个县市区(园区)增长幅度达到20%以上,其中农科区、游仙区、安县增速分别达到88.14%、32.54%、32.12%,位列全市增速前三名。从总量上看,江油完成38.64亿元、经开区完成28亿元、高新区完成25.49亿元,位列全市总量前三名。
二是“2+4”优势产业技改投资强劲,电子信息产业尤为突出。2011年,我市“2+4”优势产业项目实现技改投资184.5亿元,占全市工业技改投资总额的81.9%,投资总量继续向优势产业倾斜,投资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实现投资63.2亿元,冶金机械产业项目实现投资33.7亿元,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实现投资31.2亿元,材料及新能源产业项目实现投资25.6亿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项目实现投资18.3亿元,化工环保产业项目实现投资12.5亿元。
三是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投资总额占居全市半壁江山。2011年,攀长钢年产9万吨锻材生产线、九洲年产3000台(套)电子装备空管系统科研生产基地项目等一批全市产业带动强、投资额度大、市场前景好的亿元项目实现技改投资154.36亿元,占全市工业技改投资总额的68.2%,成为拉动全市技改投资快速发展的引擎。
四是新开及竣工项目大幅增加,后发动力不断加强。2011年,我市工业竣工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40个;新开工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60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40个。另外,2011年我市签约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03个,在谈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08个,较去年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加。
五是向上争取成绩显著,中央专项支持额度全省第一。2011年,我市积极向上争取工业技改项目资金,累计向国家、省争取技改项目45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0个,省重点技术改造、安全技改等项目35个。累计争取资金802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259万元。此外,去年全省上报中央专项15项,获批5项,其中省发改委1项,省经信委4项,绵阳占3项,排名全省第一位。
六是灾后工业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双百”目标顺利实现。我市工业灾后重建列入国家五部委和“一部三省”规划项目共882个,规划总投资352亿元。截止去年底,已开工建设项目882个,开工率100%;竣工项目882个,竣工率100%;累计完成投资352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100%,顺利实现灾后重建列入国家五部委和“一部三省”规划项目开、竣工100%的目标。(本报讯)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