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市供销系统各项工作亮点纷呈 主要经济指标创新高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2-05  发稿编辑:景秀丽

2011年市供销系统全年实现经营服务总值47亿元,其中农资供应4亿元,为农创收12.8亿元;实现社会贡献总额(含汇总利润、上缴税费、员工工资、缴纳社会保险)7000万元,其中汇总利润2300万元;实施项目建设9个,完成投资1.6亿元;改造新建庄稼医院127个、社区综合服务社39个、城乡可利用垃圾回收站点113个,均比上年增长10%以上,全面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经营服务网络遍布城乡

一是庄稼医院和社区综合服务社覆盖村镇。已建成庄稼医院391个、社区综合服务社133个,经营服务辐射近80%的镇乡村;全市已有700多人经过培训取得国家颁发的初中高级庄稼医生职业资格证书。

二是“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向纵深推进。2011年实施“新网工程”项目6个,改造新建经营服务网点389个。年底全系统连锁经营企业达到34家,配送中心达到27个,连锁经营网点 3238个。

三是城乡可利用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全系统培育8个再生资源经营企业,2011年投资2460万元新建、改建再生资源交易市场2个、乡村级回收站点113个,培训农村保洁员和废旧物资收购人员923人次,收购可利用垃圾18800 吨,收购报废汽车730余辆,实现废旧物资购进1.037亿元。

四是批发交易市场成为完善城市功能,繁荣地方经济的主阵地。市供销社所属改制企业在绵阳城区兴办了7个年交易额上亿元批发市场,三台、梓潼等县供销社所属企业也兴办了各级交易市场,全系统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已突破20亿元。

市供销合作社组织创新取得突破

近年全市供销社对企业改革后的剩余资产、网络体系、有效业务和人才队伍进行整合,对新组建的实体参资入股,社有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社有资产质量不断提升。

截止2011年底,市供销社全资和参控股企事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户,有社有资产联结的改制企业6户;全系统独立核算企业达到116户,其中市县联社全资和参控股企业达74户。

市供销合作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近年来,市县供销社积极履行专合办职能,大力引领全市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和规范。2011年,全系统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8个,其中参资入股8个。截止2011年底,全系统已发展各类专合组织79个,其中经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0个,入社(会)成员1.4万,带动农民15万户,发展商品基地150个、3.5万亩,全年实现加工经营收入11.5亿元,为农创收10.8亿元,对成员返利2241万元。

参与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亮点纷呈

2011年,全市供销系统在省、市新农村示范片投入资金5300余万元,实施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改造新建“新网工程”网点183个,发展参资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恢复和新建庄稼医院50个、社区综合服务社33个,改造新建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利用网点30个,争取各级各类项目资金231万元,超额完成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