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是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绵阳布点建设了一批重要的电子军工企业,奠定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1985年建市以来,绵阳大力实施“军转民”科技兴市战略,积极引导以长虹、九洲为代表的企业,实现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近年来绵阳抓住科技城建设的机遇,推进军民结合,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2008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地震影响,但绵阳市电子信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3.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52.1亿元,占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的58.7%和64.8%,分别占绵阳市工业值的36%和44%。针对绵阳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了绵阳市信息产业局局长赵德均。
电子信息产业涨势迅猛
赵德均告诉记者,近几年绵阳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骨干企业在信息产业中占绝对领跑地位,并呈强势发展态势。长虹、九洲两家骨干企业200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2.8亿元,占全市行业销售收入的97.1%;实现工业增加值50.6亿元,占全市行业收入的92.5%;实现利税15.9亿元,占全市行业利税的102.2%。这两家企业作为国内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其发展对绵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信息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加快。一是实现了以电视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向电视、雷达、洗衣机、电冰箱、通信设备、空调、大飞机配套、LED(发光二极管)光源、网络设备多元化产品结构的转变;二是实现了从制造组装向显示屏、LED新光源等为代表的高科技高端关键部件研发与制造的转变;三是实现了从传统的电子器件和材料研制生产配套向集成电路、嵌入式软件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电子信息核心技术层领域的转变。
产业链正在从基础到高端双向延伸。长虹公司坚持“剥离辅业,突出主业”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思想,将部分配套产业与国内外行业领先者进行战略合作,重点向高技术、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元器件方向发展。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材料和元器件业进一步发展,软件、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有了新发展,PDP(等离子)等新型显示器件纳入国家行业发展战略规划,模具、表面处理精加工等配套产业技术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配套体系得到发展。
园区集群效应开始凸显。绵阳高新区、经开区已形成国家视听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显示器生产基地,市内园区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基础设施和配套环境进一步完善,园区的聚集效应越来越突出。
在谈及平板显示产业在绵阳市的地位时,赵德钧表示,平板显示产业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高端,带动性强、辐射范围广,在电子信息产业升级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高新技术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省、市两级政府高度重视该产业,将其列为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和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规划的发展重点。
配套产业需进一步完善
在采访中,赵德钧也向记者指出了绵阳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
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提高。2008年绵阳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为352.1亿元,占四川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的64.8%。而近8年来,北京、上海、深圳3地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64.9%、204.2%和116.4%,而绵阳仅为14.3%。目前,绵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四川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60%,但实现的利税和利润总额仅占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的20%左右。以2007年为例,绵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占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的61.14%和59.96%,而实现利税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的20.9%和21.67%。1991年和1992年,绵阳电子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指标在全国26个电子工业中心城市中的分别位列第四、第三、第二和第四、第四、第二,而2008年,绵阳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相比较差距越来越大。
绵阳信息产业结构亟待调整。近3年来,绵阳市主打的产品电视机,CRT(显像管)电视产量飞速下降,平板电视产量以年均1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模拟与数字电视时代的中间过渡产品,如机顶盒等将在数字化后被淘汰。如果不抓住机遇,把握正确的技术方向,绵阳信息产业的明天将面临挑战。
绵阳电子信息产业的投入还需加大。信息产业是高技术、高投入、高更新率的行业,需要大的投入。从目前绵阳市实施的电子信息项目情况来看,88个电子信息项目,总投资为160亿元,未含3年中可能从国内外引进的电子信息项目。如何广泛筹集资金是发展产业的关键,也是保持绵阳市电子信息产业独特优势的关键。
还需进一步发展配套产业。绵阳市有长虹、九洲这样的电子信息龙头企业,为绵阳开辟了一个很大的工业配套市场。据调查,绵阳较大规模的数字视听产品、数字卫星接收设备、空调等产品的本地配套率不到40%,大部分在市外采购。模具加工、表面处理、贴片加工中心等配套项目没有像沿海地区那样对主导工业形成快速、高质量的服务配套体系。集成电路、软件开发等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新兴工业体系。成都、遂宁、广元、德阳等周边地市利用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服务,使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对绵阳市配套产业发展形成巨大挑战。
加大对PDP产业扶持力度
对于绵阳市电子信息产业未来的发展目标,赵德钧告诉记者,绵阳将抓住扩大内需、绵阳科技城建设和灾后重建的机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力争到2012年实现产值800亿元,2015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加大对长虹PDP等新型显示器件和九洲LED新光源、空管系统等超大项目的支持力度,用资金、技术和时间去抢占市场。加快4C融合,促进视听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
一是利用灾后重建、科技城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对以长虹、九洲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企业的支持。二是加大对长虹置业、九洲置业的支持力度,盘活老城区资产发展房地产业,集聚资金发展产业。三是PDP一期建设已取得成功,正在进行PDP二期建设,建议对长虹PDP平板电视的市场开发给予特殊的支持,扩大PDP电视的市场影响力;支持绵阳范围内各城市、隧道等新工程项目使用九洲LED照明设备,并进一步做好扶持政策的调研工作。四是利用证券市场,通过金融融资手段为企业融资。五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六是对超大项目的土地使用给予价格优惠。七是鼓励大企业与全球企业强强合作。
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尤其要抓好长虹配套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在PDP二期启动后,要进一步加大PDP配套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组建由科技城管委会、长虹集团、投资促进局、信息产业局、中小企业局、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协调机构。要加快PDP配套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园区的拆迁安置工作,搞好配套工业园区规划,多渠道吸引资金,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建一批标准厂房。研究对PDP配套项目的扶持政策,进一步细化对PDP配套项目招商的具体措施。
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新兴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绵阳市是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嵌入式软件是与制造业相关联的软件产业,是绵阳发展软件业的主要方向。绵阳市有发展软件业的工业基础,也有技术支撑和人文环境,目前绵阳市有软件企业34家,还应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高层次的人才。绵阳信息服务业拉动内需明显,2008年全市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额15亿元,全市有信息服务企业1563家。
第四,大力发展电子军工业。电子军工业是绵阳电子信息产业的根基,为绵阳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随着新航空时代的到来,绵阳要抓住国家发展大型飞机的机遇,重点发展空中交通管制等项目,积极支持四川电子军工集团做大,积极支持九洲军工进一步做强。 (中国电子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