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农民扶持发展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去年以来,四川省盐亭县工商局转变观念,紧紧围绕工商职能,大力扶持发展地方经济发展,创新八大举措,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创新完善“红盾护农”措施,规范农村市场秩序。通过检查,摸清家底,与全县183户化肥经营户208户农药经营户、204户种子经营户、196户饲料经营户、72户农机具零配件经营户和48户兽药经营者逐一签订了统一制定的“农资商品承诺书”,全部执行“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农村。查处农资案件26起,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站108个。
创新“合同帮农”机制,促进订单农业发展。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带动、城市消费带动和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订单农业,通过有效监管、指导签约、帮助履约、调解纠纷等多种途径为订单农业提供优质服务,促成农业订单2.8万份,调解合同纠纷4件,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286万余元。
创新完善了“商标富农”机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使 “专家+公司+基地+农户+商标”成为利用知识产权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
完善建立“权益护农”举措,建立保护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机构。以行政村组织为依托,在乡镇、村广泛建立消费者协会分会、投诉站和“12315”维权联络站,全县468个行政村、28个社区全部建立了12315维权站和联络站,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咨询、申诉、举报,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6万余元,受理农民消费者投诉228件,处理100%。开展了12315进村入户,服务三农谋发展活动。
完善“政策爱农”措施,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已发展“执照农民”2860户。引导农村个体工商户从事加工业、种植业、服务业,延长产业链条。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和农村经营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完善“市场助农”方式,搞活农产品流通。支持在农村建立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店182个,鼓励开展网上交易,推进“场厂挂钩”、“场地挂钩”,推广优质农副产品,科技型个私业户走俏农村,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6家,发展农村经纪人287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创新完善首问管理机制。县局机关股室与全县9个工商所实行捆绑式,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加强与乡镇村的广泛联系,充分运用工商职能,大力扶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实行所、村联动,村主任为工商信息联络员,定时召开联络员会,听取对工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年终实行目标考核、奖惩挂钩。
创新宣传机制。充分利用乡镇、村广播站(室),大力宣传工商法律法规、宣传工商好人好事、宣传工商服务“三农”,情系万家,使工商职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通过八大举措,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服务“三农”收到了良好的实效,受到了县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赞扬。(霍瑞林 李仪钊)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