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涪城区美术灵动课堂教学比赛(中学组)在绵阳市第二中学金家林校区举行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5-04-01  发稿编辑:韩春梅

 

 为深化学校美育改革,激活灵动课堂新路径,2025年4月1日上午,涪城区美术灵动课堂教学比赛(中学组)在绵阳市第二中学金家林校区成功举行。活动由涪城区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主办、绵阳市第二中学承办,涪城区美术教师、绵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师生代表200多人现场观摩。

活动开幕

活动首先由绵阳市金家林学校执行校长梁辛致欢迎词。他介绍了学校在美术教育领域的特色成果,包括学校版画工作坊建设及学生作品和教师美育案例在全国及省市展评中的获奖情况,并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教学比赛接下来,四堂美术课教学展示依次开展。四堂课教学设计各具特色,共同聚焦“传统与创新融合”“技术赋能美育”两大主题。

第一堂课《宜人的设计——遇见口袋公园》由东辰中学谢炀老师呈现。谢老师采用项目式学习驱动:以城市社区环境问题为切入点,通过调研、案例分析、设计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作融入苏州园林元素,强调生态性与人文关怀,深化“设计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评价引入AI技术辅助设计,生成3D效果图,并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工具与创意的关系。

第二堂课《独特的民居》由绵阳二中刘学老师执教。她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民居风格特点,结合地理、气候、人文深入分析原因,引导学生总结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理念。随后,以北京四合院为例,探究建筑格局式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建造智慧。最后,采用水墨的方式示范表现徽派民居之美,学生的实践操作也给他们留下了印象深刻的艺术体验。

第三堂课由绵阳实验中学胡静老师带来《青铜文韵》。她以青铜纹样为载体,通过单色版画、一版多色版画实践,引导学生理解青铜器的器型、纹饰分类及文化内涵。同时结合历史、美术学科知识,通过“文创纸袋”创作,实现传统纹样的现代转化,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创新能力。最后由绵阳二中张韧老师展示《版韵年色》一课。本课关注非遗艺术传承,以中国传统年画为主题,通过“画稿—刻版—拓印”完整流程,让学生体验非遗技艺。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刻刀及刻痕特点,结合投屏示范与分组实践,培养学生精工细作的创作技能和丰富的表现力。最后进一步将年画元素融入生活用品设计,引导学生思考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应用价值。

专家点评与总结区美术教研员肖尧老师对四堂课进行了总结点评,在充分肯定教师们“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的同时,强调以下三点: 

1.文化传承需扎根实践:通过项目式学习与技术实践,让传统艺术“活”起来。

2.科技赋能但不替代创意:AI工具应服务于美育,为拓展和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服务。

3.美育需服务生活:从口袋公园到青铜纹样及年画文创,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升社会责任感。 

本次比赛展现了涪城区美术教师在新课标引领下对灵动课堂教学探索的成果,为全区中小学美术教育提供了可借鉴和探讨的范例。活动通过课堂展示与专家指导,进一步推动了“灵动课堂”理念的深化,助力美术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为培养具有文化底蕴与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奠定基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