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火炬第三小学校 戴箫箫
小学阶段是儿童学好语言的关键时期,有效的语言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具有爱说爱动,爱唱爱跳,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注意力易发生转移的心理特点。如果单纯沿用重静呆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机械地冷冰冰地讲解,填鸭式地灌输枯燥无味的语法、词汇、句型,小学生根本不感兴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智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代表着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注意力则是关键的学习基础能力,兴趣越浓注意力越持久,思维活动越有效;而情境教学法的主要作用又在于激发学生情感兴趣,启发学生活跃思维,有效开发智力潜力。因此,学生要学习难懂的外国语言,更加渴求教师大量地运用突出视听教学的情境教学法。
一. 什么是情境教学法呢
情境教学法也叫视听教学法,是20世纪三十年代从英国发展起来的。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英语课堂中,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用语言、教具及各种教辅设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积极情绪的、以形象色彩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concrete settings),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唱于一体的语言环境,从而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教材,积极地启迪思维、创造性地发展想象,充分地开发智力的教学方法。
二.为什么要重视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探索呢
其一: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需要改变当下不少老师仍在大量使用的单一的、枯燥乏味的“满堂灌,英译汉” 的传统教学模式,就需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学生昏昏欲睡的教学现状。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些兴趣为先决条件。”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去学习,情感上也乐意交流,课堂上也希望表达,就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进行语言交流能力训练,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重直观重情趣是情境教学法的显著特点。因而,研究和使用英语情境教学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其二:2018年新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其“课程目的”栏告诉我们: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其“教学模式与方法”告诉我们: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要培养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主要问题是缺乏语言环境;而重情趣、重活动、重交流是情境教学法的重要特点。因此,要突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培养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为教学重点的《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重视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
其三:充分开发人脑左右两半球潜能的需要。脑科学研究最新成果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主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主管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大脑边缘连接部分主管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还是学生的单项练习,以至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感情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而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创造性思维就是在大脑两半球连接协同工作的最佳状态时产生的。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怎样开展 情境教学法呢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小社会,生活大社会,课堂生活化,生活即课堂”。而 情境教学法为了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就要运用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直观再现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方法,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和一组情境之中,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持久保持注意力,积极地进行练习 由此可见,创设情境的基本途径初步归纳为以下几种:
1.运用生活展现情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或创设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此途径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生活化的原则。古时候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设置了“断机”这样强烈的生活刺激情境,达到了说教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美国学者卡鲁尔(J.B.Carrol)主张学习外语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和交际情景中进行操练,在操练中发挥逻辑记忆能力。创造出类似语言习得的学习过程,像小孩子学说话一样学英语,在情景中先学会口语,然后再学会书面语。例如英语课堂 联系生活进行情境教学 。在字母教学时, 让学生把字母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馒头( D)、 一把雨伞( f)、一把椅子( h) 、 一个望远镜(H) 、 伞把( J);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含有字母的代表性标志: 如CD ( 光盘)、 KFC ( 肯德基) 、NBA (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 , CCTV ( 中央电视台);学习单词和句型时,可以允许学生在教室的墙上、窗户上、黑板上贴上学过的单词、句型或学生平时收集的谚语: 如window ( 窗) 、door ( 门) 、blackboard ( 黑板);试着让学生把课程表用英语书写, 把家里的事物贴上英语小标签等。在讲授如何购物时,可利用讲台作为商店的“柜台”,用学生的笔、尺、橡皮等当“货物”分别介绍:This is my shop. There is /are pen/ruler/rubber,借助于写有“open”、“closed”的招牌,挂在“商店”门口,介绍句子“The shop is open/closed”,同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情景对话。并要求“买” “卖”双方都要尽量用学过的各种购物用语和礼貌用语。如:Can I help you? Would you like to……,How much is it? How many do you want? Here you are……在这宽松愉快的听、说、看、演环境中,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并巩固了课程内容,不但传授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2.直观再现情境
A实物演示情境: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到相应的背景,如“大海上的鲸”、“蓝天上的燕子”、“藤上的葫芦”等,都可通过背景,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例如,学PEPBookIUnit 6《Happy birthday》这一课时,可就设计用音乐渲染出一个热闹的生日party场景。教师带上头饰说:“Today is my birthday.I have many gifts.”然后在情境中教学“This is for you. ”接过礼物时引导学生学说: “Thank you. How nice!”出示生日蛋糕时说:“It’s a birthday cake.”然后学生一起唱生日歌,请学生上台表演通过场景出示,同学们很快就把语音、语义与情景联系起来,理解了单词“gift”和句子“This is for you .”的含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抛开汉语,建立英语思维,记得牢,说得好。学生表演送礼,许愿,吹蜡烛等表演得惟妙惟肖,既提高了兴趣,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B图画再现情境: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包含视频)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看图说话是小学里利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即利用图片启发学生练习说话。看图说话也是小学英语教学最基本的情境教学手段之一,它通过图片简洁地引出教学内容,同时将学生引进一定的语言环境。由于图片和多媒体图画是最方便实用的教具,因而其使用十分广泛。如:在教学《新标准英语第三册》Module4,学习各种衣服的名称,教师可事先画一些衣服的图片,在黑板上布置成服装店,老师说“I have a clothes shop.Look!What’s this?”让学生学说“sweater,dress?”并尝试用学会的语言 “Is it a shirt?”等来描述。最后让学生在课堂里展示自己设计的衣服并轮流用学会的语言为大家作介绍,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运用语言。
3.音乐渲染情境音乐的语言给人以微妙的、丰富的美感,特有的意境,往往使人陶醉和心驰神往。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音乐视频,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要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对应、协调。例如小学五六年级 “新课标”要求(二级要求)能用英语做游戏,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单话剧,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
30-40首(含一级要求),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等。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认知特点要求选用的歌曲与歌谣节奏感要强,琅琅上口;要形象生动,易于激发兴趣、调动想象;要简单易记,容易背诵;要语言精练,响亮押韵。比如可以运用儿歌突破字母书写的难点,可以运用儿歌记忆字母读音的分类。另外,如果在教学中组织唱英文儿童歌谣和歌曲导入教学,或者在讲授中穿插英文儿童歌谣或音乐,可以寓教于乐,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积极记忆新知识,轻松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
4.角色扮演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冷冰冰的图片和静止乏味的短语,而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鲜活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积极体验感。如在看病、打电话、购物、问路、逛动物园等话题中,可通过学生的扮演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交际能力。在PEP 四年级下册UNIT 4中,在教授Can I wear my ...? Yes, you can. /No,you can’t.句式时,可设计了一个逛试衣店的游戏:在试衣店中有大小不一,颜色各异,款式不同,各种季节的服装,让不同的学生到试衣店里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穿上,并向全班同学问“Can I wear my...?”全班同学根据实时情况来回答“Yes, you can.”或者 “No,you can’t.”.全班同学都能在这种真实的表演情境中完成语言习得和交际任务。
5.语言描绘情境
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将听、说教学放在首位。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要多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坚持反复运用;坚持逐步的让学生讲英语,为学好英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初步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可运用会话导入:讲述自己的家庭、谈论一张图片、一个公园、介绍新同学等等。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自由会话,就是语言描绘情境,导入新课的实例。
以上所述创设情境的五种途径,都渗透了直观手段。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随着年龄的升高,直观手段逐渐减少,单纯运用语言描述带入情境不断增多。
四.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1) 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度、热情度、有效度
创设多种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保持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热情体验、积极思考、有效学习。要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善于运用多种情境教学形式、以互联网及多种媒体为学生的英语实践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教学情境。
(2)降低了疲劳程度,便于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
喜欢游戏、喜欢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创设故事情境活动情境,而且能降低教学难度,从而降低了疲劳程度,更有利于小学生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玩中有学、 学中有玩,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各种情境形式的游戏活动中、故事情境中慢慢习得新知,而不是死记硬背。如Pass the card (传卡片)、Do the action (听音做动作)、Find your friend (找朋友)、Draw and color (画一画 涂一涂) 等,在游戏中通过多见、多听、多演、反复感知,脑海里的印象自然就加深了,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
(3)降低了教学难度,便于轻松理解教学内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英语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未知的相距较远的领域。情境教学法通过再现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利用直观展示、角色效应、音乐渲染等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欣赏、去思考、去体验、去发现,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因为多种情境教学法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因此强化了学生的主观感受,使他们对教材产生了亲近感,共鸣感,逼真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总之, 情境教学法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因为她把简单、刻板、乏味的、疏远的英语教材灌注在形象生动、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中;因为她抛去了传统教与学的古板的、冷冰冰的面具,让师生关系轻松地、和谐地融合为一体;因为她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化复杂为简练,在轻松、愉悦、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掌握知识,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