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奋力推进四川丘区经济文化生态强县建设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10-27  发稿编辑:韩春梅

 

三台县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合春

中共三台县委在第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上提出了奋力推进四川丘区经济文化生态强县建设的宏伟目标。这是三台县委、县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吃透县情,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实现三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提升全县人民幸福指数的具体体现。

2010年,三台县在绵阳市率先编制实施了《省级生态县建设规划》,2011年初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建设省级生态县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四川省生态县的工作目标,生态县建设已经成为全县当前和今后时期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

一、生态县建设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提升三台形象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

生态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追求的是综合效益和整体效益。生态县建设中,三台县将立足“四个着力”,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发展。一是着力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和加大污染防治等手段,进一步降低环境风险,提升县域环境质量;二是着力在农村全面推广现代种植模式,大力发展“三品”农业;三是着力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宜居适居的生活环境;四是着力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各阶层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整体素质。通过生态县建设,三台县工业化程度将大幅提高,农业现代产业化更具优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广大群众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对外宣传将增添一张响亮的名片。

二、立足实际、统筹推进,生态县取得阶段成效

自开展生态县创建以来,三台县按照“规划引领、党政主导、全民参与、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紧密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领导重视,阶段任务基本完成。生态县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得到了历届三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2009年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县副县长、环保局局长为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的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牵头负责省级三台县创建日常工作;2011年县委、县政府印发了《省级生态县建设实施意见》,对生态县建设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省级生态县建设的通知》、《关于开展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的通知》、《省级生态县建设考核办法》、《2013年度省级生态县建设目标任务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目前,全县已基本完成省级生态县建设工作的第一、第二阶段目标任务。
(二)全面铺陈,考核项目相继达标。积极开展生态细胞创建活动,先后成功建成省级生态小区1个,绿色学校3个,生态村4个;市级环境友好型社区9个、学校16个,企业1个,优美乡镇2个,生态村147个;县级绿色学校18个,生态家园52609户。同时按照省级生态县基本条件要求,2012年启动了生态乡镇创建,编制完成了芦溪、西平等32个省级生态乡镇建设规划,生态细胞不断壮大;生态县考核指标相继实现达标,7项基本条件5项达标,37项建设指标23项达标;全县污染防控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三)突出特色,生态产业已具雏形。近年来,三台县按照“产业集中、一园多区”的产业布局和集中打造四大产业集群的同时,严格执行国家节能减排制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连年控制在省、市下达的目标范围内。一是佳联、佳禧印染公司等一批规模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节能改造,正积极向生态工业转型。二是稳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农用薄膜回收利用等工作,完成16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绿色产品和1个有机农产品认证,成功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11.9万亩,绿色产品基地7500亩,有机食品基地500亩;实施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和封山育林等项目,壮大林业产业基地,全县森林用地达到89845公顷,农业生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态农业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三是完成梓州公园、凤凰山城市森林公园景区、涪滨路沿江公园山、水、林、路打造,积极推进郪江、西平古镇文化旅游开发,启动环城乡村旅游带、永新乡村旅游带、涪江乡村旅游带等生态旅游项目,生态旅游业方兴未艾。
(四)多方协同,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将生态县创建工作融入到灾后重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秸秆禁烧、鲁班水库小流域整治等专项工作中,生态县创建工作同时也得到全县各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的广泛参与。城乡道路焕然一新,农村住房、庭院、村庄风貌得到显著提升,城市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城乡“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水、空气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生态县建设各项工作得到整体推进。

三、强化责任、攻坚破难,全面深入推进生态县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全县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措施,在三台县当前深入推进生态县建设关键时期,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

一要强化生态建设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要加强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提高对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将生态县建设作为本地本部门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工作措施。同时应在全县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权重。

二要加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县城已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要逐步规范,环保、住建、水务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督促指导。首先,全县的重点集镇要率先完成场镇雨污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解决人畜粪便直排问题。其次,其他有条件的乡镇可以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建设生态湿地处理场镇生活污水。其三,农村沼气池建设要向场镇所在地倾斜,采取多户联建或成片集中修建的方式,沼气作为清洁燃料使用,有效做到化“废物”为“资源”。

三要加快生态细胞建设。以生态细胞创建为抓手,促进省级生态乡镇建设,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支撑。镇乡要因地制宜积极推行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以及环境友好型社区、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企业等生态(绿色)细胞建设。工业园区要积极开展生态工业园创建,重点工业企业要开展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

四要打造生态亮点示范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建设生态县建设亮点示范工程。根据《三台县省级生态县建设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省级生态县的意见》要求,着力打造凤凰山城市森林公园、鲁班湖童话世界、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刘家壕生态景观带、涪滨路沿江公园等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亮点工程,为生态县的创建提供支撑和看点。同时创新环保投融资机制,采取PPP模式引入民间资金,启动西平、灵兴、芦溪等基础条件较好镇乡场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试点改造,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五要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生态县建设考核奖励办法,对有创建任务的部门和镇乡进行考核和奖励。由县财政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部门进行工作经费补助;对创建成各级各类生态细胞的创建单位按级别,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奖励;各级政府要将生态创建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创建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县发改和县财政部门在制定建设规划和财政资金投向计划时要实质性向场镇生活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及生态景观建设等亮点示范工程倾斜。

六要强化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生态县建设宣传教育,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和保护生态的法治意识。在广播电视、网站、报纸、刊物等新闻媒体对生态县建设的主要内容、创建标准及进展情况等进行系列和专题宣传报道。积极开展生态宣传进机关、进镇乡、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的“六进”活动,引起领导重视,群众广泛关注和支持,全面推动省级生态县建设。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