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120人讲述90年的故事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3-25  发稿编辑:景秀丽

他们是党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先烈、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的亲属、战友、同志

他们是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相关者

他们是重大事件亲历者、重大工程参与者、重大成果创造者

 

我“上”了人民币

讲述人:梁军    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机局原总工程师

我1930年生于黑龙江省明水县,黑龙江1945年就解放了,解放区轰轰烈烈的革命形势让我摆脱了从小当童养媳的命运。17岁那年,我到一所乡村师范学校——萌芽学校学习,在学校看了苏联电影《巾帼英雄》后,立志当一名像电影中一样的女拖拉机手。

1948年2月,学校决定办农场,准备派学员去参加拖拉机训练班,我第一个报了名。当我学成后第一次驾驶“铁牛”跑起来时,心里不停地喊:我也能像苏联女英雄一样开拖拉机为祖国建设做贡献啦!

我开着拖拉机开荒的故事渐渐传遍四面八方,人们知道新中国有了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很多女孩子跑到北大荒要学开拖拉机。1950年6月3日,我们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我就是队长。看着我们的拖拉机一走过就是一片肥沃的黑土地,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我们是共和国的主人!

随后,我的事迹被收入小学课本。1949年10月,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我成为一元券正面“女拖拉机手生产图”人物原型,随着人民币流通走进千家万户。我知道,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党把人民群众看得很重很重。

 

我为人民守蓝天

讲述人:武秀梅    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之一

1950年我19岁,正在河南开封读高中。没多久,朝鲜战争爆发,我投笔从戎,考入了汉口预总中南预科中队,后又进入牡丹江第七航校学习。

当时,航校的训练设备十分简陋,教练机训练时后舱的教员只能依靠一根橡皮管和前舱的学员通话。我们操纵飞机驾驶杆、拆卸发动机力气不够,就和男同志一样,每天打篮球、跑步、滚旋梯,训练肢体的力量。练习器材少,我们就把扫把、凳子腿代替驾驶盘演练。

1952年3月8日,我们为首都人民首次飞行表演,驾驶里—2型运输机下午1时通过天安门上空。3月24日下午,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我们全体女飞行员。5点整,当毛主席出现在门口时,队伍里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毛主席神采奕奕地朝我们走来,慈爱地看着我们,问在场的空军首长:“都成器吗?”“都成器了,能够独立执行任务了。”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细妹子不简单,飞得好高啊!要训练成人民的飞行员,不要当表演员。”

受阅典礼后,第一批女飞行员活跃在空军部队长达30多年,执行空运、空投、抢险救灾等任务。我始终记着毛主席的话,不要只做表演员,要当人民的飞行员,把全身心的爱挥洒在蓝天。(摘自《党建》)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