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亭县紧紧围绕“三个加快”和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这个关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全县上下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真抓实干,攻坚破难。2010年8月,在迎来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30周年之际,又取得了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合格验收成果。
《公开信》发表30年来,盐亭县各级党政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人口计生部门真抓实干,广大群众无私奉献,全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计生工作质量明显提升。据统计,30年来,全县累计少生人口35万余人,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实现富民强县、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与时俱进的盐亭人紧紧围绕“打基础、上水平、创一流业绩”的总体要求,一次又一次实现了人口计生工作的新跨越、新突破,谱写了人口计生工作的新篇章。
总结多年来的成功经验,盐亭县的主要做法: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政始终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切实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度,严格执行计划生育责任追究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始终保持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地位,加大计生经费投入和管理力度,做好人口计生事业费投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为人口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基础保障。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氛围。切实加强人口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拓展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内涵,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切实加强人口文化建设,在绵盐路、盐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打造人口文化公益宣传长廊,结合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通过融入、渗透,规范建造各类人口文化大院、计生协会活动室共500余个;切实加强新闻宣传,常年办好《人口计生》、《人口视窗》广播电视专题栏目,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三是完善依法管理,推进综合治理。不断完善计生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评议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规范生育服务证发放、再生育审批、流动人口婚育证办理程序;强化违法违规生育处理和社会抚养费征收和管理,坚持正确执法、文明执法,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赋权于民、渠道畅通、诉求办理、规范管理”的便民维权机制,在农村推广代理制服务,由村计生主任接受当事人委托办与计划生育相关的事项。建立流动人口计生服务联动管理,相继与卫生、公安、工商、社保、建设、民政、教育等部门建立联动协作工作制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构建部门齐抓共管人口计生工作新格局。
四是围绕群众需求,开展优质服务。加强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围绕群众需求,依法开展计划生育节育技术服务,实现全县计划生育手术零事故,违纪违法零案件;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优质服务,抓好新婚期、孕产期和育儿期“双向知情”培训教育,全面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努力降低出生人口的缺陷发生率,千方百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五是打造阳光计生,推进民主管理。以政务公开“阳光管理”,以民主评议推动“阳光服务”,以社会监督保障“阳光维权”。
深入推进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融入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按照“先进示范、分层优化、带动提高”的工作思路,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的红旗村、先进村、合格村“三村”建设活动,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群众工作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政务公开、义务监督员制度,深入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请流动人口评计生”行动,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
六是坚持利益导向,落实法定奖励。不断完善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和优待政策,教育、民政、国土、农业、计生等部门在子女入学、享受低保、宅基地审批、农业开发项目、生殖健康疾病查治等方面,要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优惠;全面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三项制度”,2004年以来,全县兑现“三金”奖励2700余万元。2002年以来,全县共落实计划生育免费节育技术服务经费900余万元。深化计生“三结合”工作,让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3000多户计划生育家庭得到了帮扶。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