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把绵阳做法做成精品课件 给更多干部提供有益启迪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8-11  发稿编辑:韩春梅

 

王东京罗强出席座谈会 吴群刚陪同调研

8月7日至10日,由中央党校教育长王东京带队的中央党校课题组来绵实地参观和座谈调研,深入了解我市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应急管理、转型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经验和典型案例,拟形成中央党校课堂教学的案例课件,为今后中央党校主体班提供新的案例教学。市委书记罗强陪同调研并出席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吴群刚陪同调研。

为期4天的调研中,王东京一行先后前往市委党校、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吉娜羌寨、北川新县城、北川维斯特农业公司,以及长虹集团、九洲集团、华瑞汽车公司、科技城创新中心、中物院科技馆、梓潼“两弹城”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中,课题组一行充分肯定了绵阳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产业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绩。大家表示,如今的绵阳,到处都是一片重生的景象,高标准的规划,高质量的建设,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面貌,都给课题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月9日上午,中央党校课题组在绵召开座谈会,就绵阳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应急管理和转型发展中的主要做法、经验、典型案例,以及灾后重建中如何更好发挥市场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认真梳理总结绵阳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我市有关市领导和“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县、应急、发改、商务、经信等方面负责同志先后发言,就应急管理、抢险救援、灾后重建、产业转型,以及在应急状态下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如何更好发挥群众的作用等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听取大家发言后,王东京感谢绵阳市为中央党校课题组在绵调研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和调研中给予的支持帮助。他说,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对此次调研非常重视、寄予厚望,指示课题组要把绵阳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应急管理和转型发展的做法、经验及启示,做成一个精彩案例、一个精品课件,以案例教学形式进入中央党校课堂。通过实地调研,课题组总体感到,在绵阳看到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的是中国模式,体现的是我国制度的优越性。

王东京指出,大家围绕课题组关注的问题思考深入,讲事例、谈体会、提建议,不仅有很强的问题导向,而且提供了很好的案例,为课题组备课提供了很好的一手资料,给了课题组很大的启发,让我们对准备好这堂精品课更加充满信心。特别是大家提供的一些观点、思路和建议,我们一定进行认真梳理、深入总结,并从理论层面做好归纳提炼,给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各级干部提供更多有益的启迪,让他们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学习讨论,了解掌握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应急管理、转型发展中应具备的基本观点、知识和能力。

罗强汇报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谈了自己对抗震救灾、应急管理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几点体会。一是应处理好“条块”的关系。发生灾难以后,原则上应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由当地党委政府负全责,立即就地组织起来,迅速开展抢险救援。二是应注重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救援中,既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进行施救,也应发挥好当地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引导群众特别是当地青壮年积极开展自救。灾后重建中,应处理好援建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形成政府、灾区群众、援建方共同推进灾后重建的强大合力。三是应处理好重建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规划阶段就必须考虑综合配套与长远效益的问题。四是应做好应急预案。应对灾难袭来,通讯、装备、设备、物资储备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提前谋划、做好预案。五是应处理好就近就地分散安置与科学避灾的关系,山区重建应特别注意科学避灾,多采用抗震性好、成本较低、隔热保暖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六是应处理好现实重建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出台支持灾区产业发展等配套政策,增强灾区“造血”功能。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付康,市委常委、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颜超,市委常委、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少敏,市政府党组副书记林新,副市长谢晓东,市委秘书长董晓彬等陪同调研或参加座谈会。
(绵阳日报记者 葛永坤 梁耀予 郑悦)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