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不断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让我更加坚信自己‘选对了地方’”,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硕士毕业的张天然在绵阳凌洋科技公司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他坦言:一方面得益于科技城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和扶持;另一方面,绵阳本身优越的环境也吸引了更多人才来此创业就业。
近年来,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带着技术和梦想的高层次人才有自主创业的意愿。如何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我市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支持、创新服务等措施,全力给高层次人才营造最适宜的创新创业环境。据了解,今年以来,仅在绵阳人才网上注册登记的高校毕业生超过万人,其中博士生16人、硕士研究生371人。
在今年1月召开的创新创业恳谈推介会上,我市梳理出创新创业“十有政策”,从公司注册到创新奖励、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帮助初创企业成长壮大。结合绵阳发展实际,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等20余项政策,各县市区、园区和市级相关部门纷纷出台配套措施,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为了解决创业团队的资金难题,我市还对重点优势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等领域的创新创业团队,创业初期(自注册成立时间不超过36个月的)经申报评审后,给予50-200万元资助,帮助“优良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今年以来,近40个团队已申报创新团队,近期我市相关部门将组织专家评审。
为切实消除高层次人才在绵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我市还着力从住房保障方面给予支持。市委、市政府专门在经开区建设了300套青年人才公寓,并配备了基本生活设施,基本达到拎包入住的条件,房租也给予极大优惠,即第一年免收租金,第二年减半收取,第三年按每平方米3.05元收取。
(记者 廖姝 实习生 郭安琪)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