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科技城创新中心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简介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10-30  发稿编辑:景秀丽

 

项目背景

2012年7月6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7月10日和12日,绵阳分别召开科技城建设座谈会和绵阳科技城建设工作会,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安排部署加快科技城建设相关工作。

科技城创新中心项目作为绵阳实施国家科技城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是市委、市政府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科技城创新中心将建成科技城的标志性建筑和集创新、孵化、交易、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面向全国开放的创新平台。

项目内容

项目位于园艺次中心的核心位置(九洲大道以南、财元路以北、园兴东街以西及园兴街以东的地块),靠近市行政中心与老城区,用地面积17.66公顷。项目主要建设以孵化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交易中心为主的“三中心”及其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成后将承载科技成果转化、展示、交易功能、科技创新商务功能及生活服务配套功能,全面提升科技城军民融合、科技成果研发、孵化转化、产业化能力,极大地改善创新创业环境。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4.5万㎡,地上面积约21.6万㎡,地下面积约12.8万㎡。其中,孵化中心为专门的科技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将科技资源迅速、高效地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培育中小科技企业成功创业和迅速成长。技术转移中心是以加速技术转移、促进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为目标,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结合,推动产学研联合工作向纵深发展。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旨在开展日常科技成果经纪活动,促进科技成果与资本对接;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服务;以及推广科技理念和宣扬科学发展观。科技城创新中心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企业孵化基地创新资源集散地,要素集聚和培育的综合服务基地。

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5.09亿元,其中一期投资约5.7亿元,二期投资约9.39亿元。项目计划于2012年12月底开工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5年,一期计划于2013年12月底完工,二期计划于2017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项目一期包含7万㎡地上建筑,其中科技成果交易中心3.65万㎡、技术转移中心1.5万㎡,孵化中心(公共部分培训楼)1.85万㎡以及中轴景观。项目二期包含孵化中心11.15万㎡、酒店配套功能1.85万㎡。

项目进展

2012年7月初,科创区管委会按照市委、市政府指示,立即启动科技城创新中心项目前期工作。为确保项目首期工程年内全面开工建设,科创区集全区之力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成立了由园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项目推进工作组,抽调骨干力量专职负责项目推进。在此过程中,科创区采取创新思维、增添措施、交叉运作的方式倒排工期,详细制定项目推进计划。

2012年8月21日,项目正式立项;8月25日,项目建筑方案设计评标会召开;9月12日,五个候选设计方案开始征集公众意见;9月24日,市规委会审定科技城创新中心规划设计方案;10月16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地勘、监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单位。目前,科创区管委会正加紧协调设计、地勘和监理单位加快工作进度,为年底一期工程全面开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方案简介

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科技城创新中心设计方案,取意山水并力图打造出具有高标志性的科创聚落,创造出活力四射的生态公园,使得项目成为一个具有科技活力的综合聚落,拥有错落的山水天际线,并为区域提供一张充满个性标志的城市名片。

科创智谷:结合园区需求,打造城市服务功能性平台、科技创新和孵化服务平台、交通及展示平台,形成复合型科创智谷。

活力公园:在中轴打造山水意向的城市生态主题公园,提供24小时的活力场所,营造园区与城市居民共享科创成果服务配套与生态公园的生活模式。

个性标志:整体形象上考虑到九洲大道以及空中航线的展示要求,打造具有标志性的沿街立面及具有整体感和冲击力的类五角大楼形体,力图做到与其他园区的差异性。

智能生态:综合考虑绵阳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选择采用雨水收集、光能利用、自然通风、LED景观照明及智能管理系统等相关的环保低碳技术,打造公园化的生态园区。方案的理念是从城市的地理特征入手,以“山水连绵”作为基本理念,建筑群体起伏连绵,园区水景蜿蜒叠落,将现代的科技文明与自然的山水意向充分融合,形成独特的新城风格。方案的总体布局是将北面两个地块上的建筑以向心的方式布置,形成一个环形建筑群,突出“科技核心”的概念。南侧地块建筑高度由低到高渐变,与北面建筑形成延续之势。从地面看,连绵起伏的群体建筑使人震撼;从空中俯瞰,也具有极高的辨识度。方案对功能的划分是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包括市民科技体验馆、科技成果展览馆、小型复合会展中心等公共建筑,因此集中设置在临九洲大道的北面两个地块;技术转移中心与科技成果交易中心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在地理位置上也将其靠近布置;酒店与会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贴近亦是合理的选择;孵化中心布置在南面地块,在功能、高度、地块容量等方面与其邻近的城市商务办公区更具有延续性。

该方案为解决传统科技园区以单纯研发办公功能为主、下班后人走楼空成为“死城”的现象,在设计中充分利用中轴线绿化带区域,吸引市民进入活动。在用地北侧,中轴线的起点,将地形局部抬高,形成高架的广场,并与南面地块以天桥相连接,形成一个突破地块限制的连续中央步行景观系统。这个系统是立体的,有高架平台,有地面广场,有下沉庭院……其间布置有超市、商店、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此外还引入了电玩、游艺、网络咖啡厅、科技产品体验馆、LED巨屏等科技体验消费。怡人的环境,丰富的活动,必将吸引周边乃至城市其它区域市民前来休闲娱乐,使其成为全天候的活力之城。

为实现“低碳、科技、智能”的设计概念,在建筑和景观设计中还采取了先进的技术手段——雨水收集,水资源循环利用;覆土建筑,屋面绿化、垂直绿化;水平与垂直遮阳系统;中庭对建筑内部气候的调节;楼宇智能化,三网融合。

通过集合以上概念,科技城创新中心将打造成为高度标志性的产业园、生态低碳性的智慧园、活力四射的城市客厅和高效灵活的创智天地。

项目招商引资

科技城创新中心的建设一经推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更吸引了许多科技型企业和知名公司纷纷前来洽谈。目前,已有中国技术交易所、腾讯集团、浪潮集团、无锡感知集团、江苏国药集团、深圳融创天下、成都傲龙电子、中金公司、深圳东方赛富投资公司等二十多家知名企业与绵阳市政府、科创区管委会进行积极沟通,洽谈入驻事宜,达成初步意向的有10余家。

到2015年,科技城创新中心将成为科技城“五个地”建设的成就展示区和核心成长区,科技城“创新高地、智慧之芯”已经开始形成。(绵阳日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