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新聘经销人员在《廉洁从商承诺书》上签字,并承诺将在今后的销售工作中奉公守法,严格自律。”近日,在四川大竹县川东电缆公司的经销人员聘任仪式上,20余名新聘经销人员庄重地在《廉洁从商承诺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公司总经理李永辉介绍,这是大竹县推行非公有制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的措施之一。
截至2011年底,四川全省工商登记的非公企业达40.46万户,从业人员795.04万多人。“非公企业经济总量已非常庞大,其原有的治理观念遇到了很大的挑战,腐败的可能性也在急剧增加。”省纪委预防腐败室主任李清说,推进非公企业的廉洁风险防控,首先就要走出“非公企业不需要反腐”的观念误区,将廉洁风险防控植入非公企业的文化。
2012年3月,四川省纪委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企业的活动。各市州也纷纷出台相应的规定,探索非公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自贡市出台了《廉政文化示范企业建设标准》,并选出英祥公司等非公企业作为廉洁文化示范企业。
走进广汉市向阳轧钢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工厂大门不远处的纪检公开栏。公开栏里,纪检工作最新动态、纪检委员的联系方式等一应俱全。职工小王说:“前几天,我通过电子邮箱向纪检委员提了几条原材料采购监管方面的建议。”目前,广汉已探索非公企业“大党建一站式服务”,对尚未建立党组织或党组织不健全的非公企业进行“一次补齐”,并将纪检组织的建设作为重点内容。
“以前非公企业出现腐败,除非极其严重,否则反腐部门极少主动介入。在非公企业建立纪检组织,可以将防控腐败的触角延伸至企业内部,将风险消灭在萌芽中。”李清告诉记者,通过在党委建制的非公企业中设立纪委,在党总支、党支部建制的非公企业中设立纪检委员,一张覆盖全省非公企业的纪检监察网络正在形成。
大竹县建立了非公企业纪检工作制度、定期汇报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从2008年至2011年底,大竹县非公企业纪检组织受理各类举报79件, 查处党员违纪案件2件,处理党员、干部38人, 追缴税收670余万元;同时通过监督、查处,为企业节约资金3000余万元,帮企业追回资金10余万元,既当好了风险防控的“门神”,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我在担任该职务期间,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严格遵守公司关于廉洁从商的规定……”2011年7月,内江市沙湾煤业有限公司召开“廉洁述职”会议,会议上由职工代表对述职的公司领导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将作为领导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内江市为加强非公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建立了“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合作机制,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专家指导的工作格局,并在专家的建议下,全市非公企业普遍实行“廉洁述职”会议制度。“让职工参与评议,是对企业高层的廉洁从商行为最严密的监督,严格防控才是预防企业腐败的有效屏障。”内江市纪委副书记刘英说。
从严防控,关键在于严格的奖惩措施。成都市新津县在开展非公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有计划地组织专项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提醒并督促整改。2011年,该县的成都恒力磁性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两名高级管理人员因为执行廉洁防控制度不力而被免职。公司纪委副书记王克新说:“人才难求,但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了廉洁从商的大环境,公司只能将他们挥泪问斩。”
腐则败,廉则兴。四川的非公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已形成“事事有制度覆盖,人人受程序约束”的格局。(人民网四川频道)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