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来,我国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10月份4.4%的CPI涨幅中,食品类价格上涨“贡献”了74%。作为四川第二大城市的绵阳,10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继续攀升,比上月上涨0.8%。
10月份的绵阳,食品价格攀升仍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食品价格比上个月上涨1.1%,其中粮食价格继续呈现小幅攀升趋势,大米价格上涨1.4%,粮食制品价格上涨1.2%。受供求影响,菜籽油价格呈现上涨态势,散装菜籽油价格上涨3.3%。部分桶装食用油价格涨幅也在10.0%左右。受植物油价格上涨影响,本月猪板油均价上涨23.8%。此外,全市鲜菜价格在10月份上涨3.6%。10月份全市衣着类价格上涨1.9%,服装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全市居住类价格上涨。受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波动影响,全市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2.5%;其他燃料价格上涨2.8%。
透过一连串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在物价上涨的大潮中,人的生存成本在增加,人的生活压力在增大。日前有网友在本地某论坛发帖子“做个调查,在绵阳100块可以做啥?”,绵阳网友就此展开激烈讨论,半个小时点击就突破上千次,回答更是五花八门。网友如花说,摸着空口袋,想着一家老小,看着超市商品,眼泪往肚里流。网友孤风啸月说,可以买一只大一点的土鸡,三口之家,能吃两次……在激烈讨论中,能看到物价上涨过快带来的生存压力。
民以食为天,价格上涨已实实在在触及到群众基本生活,影响到社会预期。目前,CPI涨幅已超过3%“警戒线”。分析未来走势,由于国际货币泛滥和国内流动性难以快速收紧,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除了确保市场供应、完善补贴制度、维护市场秩序等常规措施,会议还提出,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国务院常务会议传出明确信号,必须努力稳定物价,必须切实保障民生。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政府对价格实行临时干预并非首次。近十年来,国家发改委曾在2004年4月15日和2008年1月15日分别启动过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以2008年为例,实行价格干预的品种范围主要包括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羊肉及其制品、牛奶、鸡蛋、液化石油气等重要商品。
尽管国务院此次并未明确对哪些品种实行价格干预,如何干预,以及何时出台干预措施。但可以预见的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比如粮食、食用油、肉蛋、牛奶等品种仍然很可能会“首当其冲”。就菜价而言,本月10日,福州市开始对大白菜、上海青、豆芽菜和空心菜等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成为国内第一个政府干预菜价的城市。
至于出台价格临时干预的时间,有可能会是在今年12月份以后,因为届时临近元旦和春节,社会需求旺盛,且由于天气寒冷、运输不便等因素农产品价格有可能进一步走高,在这一阶段实行干预更符合大家的心理预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