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月来物价一直上扬,近段时间更是涨声一片,不论是大小商品(家电类除外)都或多或少的上涨,尤其是食品类更是涨得惊人,月初和月尾不同,甚至今天和昨天的价格也不同,食品接力涨价,持续上涨的物价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吃力。
绵阳桶装食用油平均零售价14.54元/升,桶装菜籽油平均零售价12.3元/升,猪肉精瘦肉平均零售价23.46元/公斤,环比上涨0.39%;五花肉平均零售价19.34元/公斤,环比上涨0.26%。全市粮食平均零售价4.35元/公斤,环比上涨0.69%。鸡蛋市场平均零售价11.08元/公斤,环比上涨1%;牛奶零售价8.94元/升,环比上涨1.48%。依然坚挺高烧不退的房价已经让小老百姓直不起腰板,这食品价格上涨更是难上加难。有人自我调侃“房价高,咱买起我租去。房租涨咱不住了,住桥洞去。但是人总得吃饭吧,总不能饭也节约了吧?”
每次涨价,不管是水、电、煤气、油上涨,还是农产品上涨,总会听到专家的声音,如:在百姓承受范围之内;对百姓生活不会产生实质影响;如今又有专家提出,“物价涨几个点无需着急,中国三高(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才能成强国。”真不知道专家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还是逻辑出了问题。“物价涨几个点”对专家来说,也许没有多大的影响,对一些名人、名星、房地产商、国企高管们也无伤皮毛,而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伤筋动骨,也许存在银行的一点血汗钱就得拿出来应急,也许生活质量就要大大的下降,也许计划想办的事就得泡汤。
如果说物价上涨,百姓的工资也跟着涨,也应对得过去,可是只是眼睁睁的看着物价涨,而工资却总是停滞不前,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啥都涨,就没见工资涨”。据统计,全国总工会进行的一项职工收入调查结果显示,有23.4%的职工5年未增加工资。那么还有多少人4年、3年、2年没涨工资?CPI跑得比工资快,有多少人承受得起。退一步说,即使是工资提升,物价上涨也不能太快,如果工资提一点,物价涨上天,那工资等于没提,甚至倒退,只有工资提得快,物价涨得慢,才算是涨得合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提升。
面对上涨的局势,一个新的名词出现在大家视线里,“囤族”(又称“海豚族”)即海量囤储。对于囤货,我们并不陌生,在说到一些商家经营之道的时候,就经常会用到一个词语:囤积居奇。可此囤非彼囤,商家囤积货物是为了多赚钱谋利,是一种主动行为,而百姓囤积日用必需品,却是为了省钱,为了节省生活成本,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尽管囤货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朴素的生存智慧,但是面对物价的持续上涨,“囤”能囤出幸福生活,能“囤”出生活质量来吗?就以目前涨价幅度比较大的食用油为例,你囤上一桶两桶三桶,又能食用多少天?节省多少钱?对绝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囤得多了,没有那么多资金;囤得少了,效果不明显,实在让人纠结。除了“囤货”以外,网友还自制了买菜攻略,在什么时间点,去哪里能买到便宜的蔬菜水果。网友“米米”:菜价在各时段是不一样的,比如多数菜市场中午下午比上午要便宜,避开高峰期去买菜能节省不少银子。天气好时,比如大晴天,菜价便宜,而大雨天或下雪天,由于运输困难,菜价将偏高。因此买菜前一天可看看天气预报。网友“大牛”:一到冬天,许多菜的价格都会翻番,有的还不止,比如大白菜,一般冬天要涨超过一倍。我把菜看成了股票,对于预计会涨的,我都多买点囤着。开车的网友还做了节省油费、过路过桥费的路线图。
针对物价上涨,国家决策部门应该研究物价上涨的原因,或者平抑物价,或者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抑或是通过其他经济手段对百姓给予福利补贴,尽量减少物价全面上涨对百姓生活的冲击作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