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是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发力点,近年来,安州区着力推进食品安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开展了系列食品安全志愿服务行动,使食品安全志愿服务成为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的重要渠道和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力量,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守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格局。
安州区高度重视志愿者制度保障体系建设,先后推动出台《安州区食品安全志愿者管理办法》《关于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作用促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根据食品安全志愿服务活动方案,加强统筹规划,建立区、镇、村三级食品安全志愿队伍。同时,为确保食品安全志愿服务落地重点领域、行业,区食安办主动“招贤纳士”,通过区教体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组织了校园、外卖、农产品、行业协会四支志愿者队伍,共招募志愿者400余人。在日常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由行业主管部门、属地食安办召集志愿者一起参与检查,监管人员负责向志愿者分析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风险点、典型案例,解读法规政策,从而提升志愿者专业能力,助力其规范、高效地开展志愿宣传、监督排查等工作。
丰富活动载体,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针对近年来的食品安全热点事件以及新兴业态,区食安办精心谋划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不再局限于食品安全宣传。一是组织校园食品安全志愿队伍对校园食堂、小卖部等开展日常巡查和制止餐饮浪费宣传,建立校园食品安全相关咨询、投诉校方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制度,今年通过志愿队伍处置校园食品安全问题51个,逐步构建起了志愿跟踪督办的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新模式。二是充分发挥外卖小哥工作优势,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餐食坚决不予配送,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截至目前共通过外卖配送员及团购平台发现并整改食品安全问题104个,各平台外卖员已成为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力量。三是组织农村返乡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保障培训,在场镇赶集日到农贸市场、农业合作社、大型商超协助监管人员和三方机构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今年以来已开展17次,快速检测农产品1000余批次。
营造共治局面,深化志愿服务影响。
通过“党建引领+双报到”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党员志愿者先锋模范作用,将食品安全志愿服务带进机关、企业、社区、农村,实现食品安全志愿服务全覆盖。通过食品安全志愿者“随手拍”活动,不断拓宽食品安全问题、线索的信息来源,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视频等平台,实现普通群众与“微志愿行动”的高效互动,有效提升基层志愿服务影响力。通过行业协会志愿者对本土特色食品的推广和宣传,促进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推动本土特色食品品牌建设。2024年来,全区共组织食品安全志愿者开展各类食品安全宣传、检查、科普、服务活动26次,累计服务群众6万余人次,进一步扩大了食品安全志愿服务的影响力,营造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大好氛围。
(钟娅婕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