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收藏书信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12-23  发稿编辑:韩春梅

 

藏书信

 给别人写信是一种享受,无需遮掩,随笔而出,有感而发,几张信笺写满对朋友、亲人的祝福与问候。读信则是比写信还高一个层次的享受,会从字里行间得到友谊和关怀。

我是一名区乡邮递员,与邮政、书信、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爱邮政,我爱书信,我爱报刊。是她教会了我工作学习与生活。30多年来,我天天和书信报刊打交道,与邮政一起度过青春岁月,步入而立之年,见证了邮政发展的昨天和今天。30年前,我高中毕业当了一名乡镇邮递员。那时一个乡镇只有一个人,工作是负责报刊信件投递。量很小,工作之余便看书看报。并参加了山西刊授大学汉语言文学函授。每天投递归来,山间田野的感人故事总是挥之不去,于是我便把她写成新闻稿投给报刊电台,并向家报《四川邮电报》的编辑老师、县局通联组领导虚心请教,那时没有电话,只有通过书信往来。因此我的书箱里至今还珍藏着100多封书信,有编辑部的、记者的、作家的、诗人的、亲朋好友的。读着信中那一行行诚挚而又热烈的文字,看着信中那熟悉、陌生的字体,那些已成为历史的书信仿佛是一面明亮的镜子,让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和追求奋斗的足迹,看清了自己成长的昨天和今天。

 邮政的领导老师和朋友总是用书信在关注着我,牵挂着我,帮助着我。使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娃”逐渐成长为一个团干部、共产党员、作家协会会员,成为一名用笔为真善美、为时代而高歌的“歌手”。成为邮政战线上的业务骨干和业务发展的排头兵。成为一名邮政储蓄联网网点的所主任。

 山西人民出版社的侯砚田老师在来信中说:“小赵你要多读多写,好好做人,不要急于求成.”。作家袁鹰来信说:“文学即人学,勇敢地投入到生活中去吧,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县局母代杰老师、《四川邮电报》、《剑南文学》、《青年作家》、《星星》诗刊、和多家报纸的编辑老师也常来信给我指点迷津。

 在领导和报刊社老师的帮助下,我先后在 《中国邮政报》、《四川日报》、《四川通信报》、《四川农村日报》等全国30余家省级以上报刊电台发表新闻、文学、图片稿件2000余件。编写出版了《白雀乡志》一书,出版了诗歌散文集。加入了市作家协会和新闻工作者协会。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手机、传真机的普极,以及信息高速公路开通使用。书信往来越来越少,传统的书信文化被手机短信、邮箱、QQ、微信取而代之。很久没有收到一封书信了,翻着那些发黄的书信,多么渴望收到一封久违的信件,品尝一下那读信的快乐。正在无奈和失意中,投递员小王拿信飘然而至。一封北国的来信摆在我的案头,看着那娟秀的字迹,和久违的书信.我内心为之一震,这年月还有谁给我写信呢。拆开一看,原来是一位刚考上警察学院的女学生写来的。她在信中说:“赵老师,感谢你那次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并鼓励我好好学习,我现在高中毕业了,报考了警校,并如愿以偿的成为了警察学院的一名新生。你们邮政人真好,心地善良,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到处有你们绿色的身影。你们的工作被社会广泛认同。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正义,呼唤良知,我愿小偷和坏人越来越少,为社会的安宁尽一分力。”原来是两年前我们同乡一名学生在候车时钱包被偷,无法回家,在邮电所门前哭泣时我为她买了一张返程车票。这件小事我早已不记得了,但那些曾经得到过支助、关爱的人们却是永久难忘。邮政书信交流这种传统的表达方式和书信这种特殊的载体,记录历史,凝聚点点滴滴的关爱。我收藏书信并在读信中翻检历史得到快乐。

  读着一封封来信,我内心深处似乎有股神奇的力量在涌动。我爱邮政,我爱书信,邮政伴我走过风风雨雨,我与邮政荣辱与共休戚相关。工作中的疲劳和生活中的烦恼都随之化为乌有。
  (  三台县白雀邮政所 赵亭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