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关大道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了,全部竣工后,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杨家关帝两镇的老百姓。”近日,记者前往涪城区杨家镇采访时,该镇村民唐大明由衷地感叹道,“作为连接杨关产业带的主要道路,这不仅是一条通乡道路,更是我们的致富路!”
涪城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杨关大道概算总投资4655万元,全长6.789公里,其中新建道路1.8公里、改线道路1.2公里、加宽道路3.789公里,该项目于去年10月8日开工建设,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目前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和绿化工程施工。该项目建成后,将为杨关产业带内的农业发展和旅游开发提供快捷舒畅的道路交通条件。
杨关大道的建设,只是我市努力构建通村通乡公路网络,为农村经济发展强筋健骨,让百姓受惠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服务农村经济,努力解决好群众“出行难”的重要手段,不断织密通村通乡公路网络,让群众享受到便捷、舒适的道路交通环境。
为了早日完善通村通乡公路网络,我市交通运输系统专门抽调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为民办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分片监督指导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工作,并将目标任务纳入交通工作目标管理内容进行考核;认真实施农村公路专项调查工作,及时核对农村公路数据信息资料,为全市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提高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市交通运输系统严格按照每一个项目都按照村民自愿的原则,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标语等宣传乡村公路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激发群众投资投劳建设农村公路的热情。积极争取部、省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动广大群众采取“一事一议”原则,鼓励广大农民投工投劳、自愿集资。
针对农村公路点多面宽的实际情况,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着力加强工程管理,明确主体责任,加强招投标、工程进度和质量管理,村、社公路建设项目还实行“行业监管、村民监督、施工单位自检”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确保通村通乡公路的建设进度和质量。
今年,全市新建和改造通乡公路140余公里、通村公路700余公里。建成后,将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水泥路、100%的村通公路、83.9%的村通油路水泥路,为农村经济加速向好发展铺平道路。(廖姝)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