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涪城区会仙路社区科普大学举办的科普讲座中,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寓实用性与教育性为一体,让社区群众享受到了一场丰富的科普大餐。目前,我市已建立173个社区科普大学。
社区人口较多,居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更好地普及科普知识,提升市民素质呢?会仙路社区科普大学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以科普大学为依托,整合社区科技、教育资源,聘请专家担任科普老师,定期举行科普讲座,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
近年来,我市以建设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严格按照“建立一个科普工作机构、建立一个科普活动室、建设一处科普宣传栏、建立一支科普志愿服务者队伍、建立一所科普学校、建立一个科普咨询服务窗口”的标准,大力推进社区科普能力建设,让社区成为普及科普知识的重要阵地,让社区科普大学成为提升市民素质的重要平台。
为进一步推广社区科普工作经验,我市大力开展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今年,涪城区金菊街社区、游仙区新桥社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涪城区会仙路社区、城郊乡三里社区,江油市三合镇双流社区、三台县潼川镇大十字社区、盐亭县云溪镇城东路社区、梓潼县文昌镇翠云社区等成功创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截至目前,全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共4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12个、市级科普示范社区20个。(何勇 梁耀予)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