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城管局为了人性化疏导街面流动小贩,美化城市环境,规范市场管理,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在城区设置了首批245个临时便民服务摊区。同时,在市城管直属一大队开展了“我为菜农服好务”活动。告别“一刀切”式的强硬执法,柔性执法就是一种更本质也更人道的“文明”。
应当承认,长期以来,以街为市、占道经营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顽疾,这当中,有菜农嫌摊位费贵不划算不愿进市场的原因,但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区许多菜市场的摊位已远远不能满足菜农进场卖菜的需求,一味指责菜农“觉悟”不高,显然有欠公允。
要知道,一个菜农的背筐里,可能背负着一家人的生计,如果全部卖给菜贩,减半的价钱无疑意味着对他们的“盘剥”。从市民的角度来看,菜农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当天摘当天卖,价格比菜市场便宜,确实给市民带来了实惠。因此,菜贩有生存需求,而市民也有生活需要。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
城市建设需要秩序,这毋庸置疑,但秩序终归只是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人的尽可能自由和富足的生活,才是文明城市建设的真正目的。因此,在我们暂时还没有为那些靠摆摊为生的菜农小贩找到另外的谋生之道,或是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之前,简单粗暴地“赶尽杀绝”,无法确知,在实现了“无摊城市”的宏愿之后,城市是否就实现了“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市城管化堵为疏,积极为菜农寻找“出口”的做法,尽管只是一个开头,其实事求是的执法理念,却让人看到了欣喜。
当前,我市正处于文明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愿更多的执法部门,效法城管柔性执法,让文明润物无声。(绵阳日报评论员)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