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公正为民纪实


打造法治绵阳 维护公平正义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3-18  发稿编辑:景秀丽

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推进服务群众“八件实事”,广泛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打造法治绵阳,践行公正为民,维护公平正义。

创建法治城市

筑牢为民根基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开展省级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全面深化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有力地提升了机关、单位、组织和公民敬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理念与意识,营造了单位依法治理、公民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秩序。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还将法治创建的10大方面,92项指标任务,分解到市、县两级各部门,明确了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形成市、县市区(园区)、乡镇(街道)上下联动,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法治创建格局。全市组建普法讲师团11个、法律服务团44个、政府法律顾问团11个、法律志愿者队伍15个、法律文艺演出队伍16支,营造了浓厚的法治创建氛围。2012年,共组织各类法制宣传活动8119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00万余人次。

开展法律援助

维护公平正义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努力构建“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提高服务范围、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逐步实现法律援助工作机构网络化,向符合条件的受援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农民工维权团,肩负起重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参与重大劳资纠纷处置,开展农民工法律宣传和上门服务活动。

畅通“12348”法律咨询热线,选聘优秀党员律师轮流值守;建立市、县、镇(乡)联动机制,对“12348”接到的咨询事项,需进行现场处置时,由市法律援助中心就近统一调度,统一协调,实行联动服务、层层负责的工作模式。对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军人实行优先服务;对农民工工伤、讨薪援助申请免审经济状况,紧急情况先行援助;对残疾人和特殊人群实行上门法律援助服务。

2012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共提供法律援助服务51617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730件,通过法律援助为困难群众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9294万余元,免收法律服务费1719.9万余元。

阳光执法执业

保障司法为民

为了让执法(执业)在阳光下运行,市司法行政系统聘请6名政风行风监督员,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政风行风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出和纠正。及时开通“绵阳司法”官方微博和“绵阳司法微博发布厅”,率先在市级部门中开通“绵阳司法行政信箱中心”,及时受理群众有关司法行政工作和法律服务的咨询、投诉和意见建议等,及时回复群众来信和留言,对投诉事项一律公开投诉处理结果。去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政务公开事项217项;开展警务督查、执纪专项检查45次;回复群众网上咨询408人次、网上来信18封,满意率达100%。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还对老弱病残等出行不便的群众,实行预约上门法律服务,开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在乡镇(街道)建立便民法律服务点62个,为基层群众提供免费“法律管家”。2012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共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众提供预约上门服务1335件,减收服务费用70余万元。(张杰)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