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亲”活动在全省开展以来,绵阳国信公证处认真落实六项便民措施、群众得到了实惠,公证员诚信形象得到提升,公证处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主任苑冬梅介绍,他们首先注重对公证人员的思想教育,让广大公证人员懂得公证工作是法律授权代表国家行使的公权力,公证队伍代表政府和法律部门的形象,是政府部门的一个直接服务群众的窗口,在“警民亲”活动中,落实“八件实事”展示绵阳公证人员的良好形象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了正确的认识加上具体的惠民措施,使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成效明显。
热情的服务态度暖人心
国信公证处在办证过程中,防止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从小事做起,如迎来送往,坚持文明用语,把客人当亲人,接待大厅开展站立式服务,为客人端茶倒水、供应纸巾、协助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等。
努力提高公证文书的质量
他们将不实或错误公证给当事人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或造成诉累的个案作为反面教材,经常讲,反复讲,认清其危害性,使本来作为预防矛盾的“备忘录”、化解纠纷的“调和剂”的公证功能变异,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违公证的宗旨。在“警民亲”活动中围绕如何便民、亲民,提出改进措施,严把公证质量关。主要措施有:对老弱病残孕等实行预约上门服务,对重大公证事项坚持回访,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实行急事急办,全天候办证;对不符合相关政策的耐心解答;证据不齐的提出咨询意见,不盲目办证;指定资深公证员专门审批案卷。有效杜绝出假证,减少瑕疵证。近一年多,办证质量大有提高,有效投诉越来越少。
法律援助惠及民生
国信公证处是绵阳市首批改制的自收自支单位,财政不拨一分钱,公证人员自己挣钱养家,他们没有将单位当成挣钱的平台,将自己当成挣钱的工具,认识到自己作为法律服务者肩负的使命,为社会贫困人员减免公证费成为自觉行动。副主任游英在为北川一灾民办理出国留学公证时,当事人面临一笔不小的翻译费,便主动与翻译单位联系,减免翻译费三分之二。不收一分钱公证费,她表示,支援灾民子女读书是我们的职责,受到当事人及周围群众的好评。全处从2011年到2012年3月底共为当事人减免公证费28万多元,接待群众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30余件。
苑冬梅主任说:“警民亲”活动不是权宜之计,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思想要开拓,措施上要不断创新,活动才有生命力。我们要以“警民亲”活动为平台,不断创新发展,向群众交出满意答卷。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